在以为自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作家时,荞麦想,或许是时候生一个小孩了;在以为自己永远失去了微博账号的时间里,她写了一本关于「普通妈妈」的书。在写自己作为普通妈妈的故事时,她难以想象谁会想读这样一本普通的书;写完之后,她有点意外地发现,生育的和没生育的女性读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选择、生活与可能。
荞麦说,“拒绝生育本身就是思考生育的一种方式。”对生育的思考,并非是为了找到最成功的育儿方式,而是从这里出发去思考性别、正义和自由。相比于男性,女性因为这种成为母亲的潜在性,获得了思考这些问题的一个新的切口、新的情景,它如此具体、日常、切身而疼痛。
《无尽与有限》不只关于母亲与小孩,也关于一个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过去,如何生活在两个家庭之中,如何尝试打破传统的家庭分工而创造一些新的关系,如何从小孩出发去真正理解强者与弱者的关系。荞麦写道,“在‘大人以为的简单’和‘孩子的困难’之间,正是强者和弱者的距离。我从小孩身上,无数次意识到强者的自以为是和弱者的不知所措。因为小孩,我不得不真正地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有了小孩以后,我才逐渐克服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学会了以弱者(孩子)的目光去观察和思考。”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荞麦,写作者,著有《郊游》《普通婚姻》《无尽与有限:36岁当妈妈》。
[01:13]为什么要书写“成为母亲”这件事
[08:07]用写小说的叙事方法写非虚构
[15:05]决定生小孩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上野千鹤子
[19:44]生育的过程让我和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
[25:44]我们是如何学会吃饭和睡觉的?
[34:27]我们如何慢慢理解,进而变成了我们的妈妈
[47:48]女性主义就是看见女性的理论
[58:26]以孩子的视角即是以弱者的视角看待世界
[1:03:04]生育了的女性也可以重建自己的生活
[1:14:47]经历了生育,我才成为这个我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To Your Own Devices, by Kate Bollinger, from Songs From A Thousand Frames Of Mind
片尾:All This Time, by Kate Bollinger, from Songs From A Thousand Frames Of Mind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023年8月,《重走》的作者杨潇时隔近四年后再次出国。像很多人一样,他对出行感到焦虑、恐慌,“舌头和脑子都像冻僵了一样”。这不仅是肌肉的僵硬,也是心态上的恐惧。在被封闭几年后,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又该如何看待世界。我们曾经怀揣好奇想要了解的那个世界,我们曾经敞开全副身心拥抱的那个世界,如今还存在吗?还奏效吗?
也是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杨潇开始整理自己2010年到2019年之间的稿件,集结成《可能的世界》一书。杨潇说,借用一位豆瓣网友的话,重读对旧世界的书写,仿佛一场大型康复训练。曾经的可能性如走马灯般闪过,旧世界散发的梦幻般的柔光,让人觉得唏嘘恍惚的同时,也让人重新定位自我,调整坐标。
然而,以上种种并不构成此次聊天的主要内容。我们的对话从刚刚结束的法网开始,以极致j人和极致p人对彼此的无限惊叹结束。这场聊天超出我们的预期,也并没有按照提纲展开。但正如我们在结尾聊到的,旅行中最有趣的部分,往往是超出计划的意外。希望你们和我们一样,享受这场充满意外的聊天!
与《可能的世界》一书相关的更多信息,以及j人更为严谨的聊天和业务探讨,敬请移步熊家客厅《作家杨潇:个人化的记录,反而能超越时间》。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杨潇,作家,著有《重走》《可能的世界》等
[03:36]势均力敌才是精彩的比赛
[06:16]打球之后我们获得了看球的新视角
[14:36]再谈鹰眼与误判:风度重要,输赢更重要
[18:01]喜欢德约让杨潇拥有了一个“小国视角”
[26:25]边缘视角重要,但也容易和保守的意识形态合流
[28:15]球员谈个恋爱怎么了?
[31:05]我们是如何见到李娜,又错过李娜的
[35:15]网球教练经常成为球员的出气筒
[41:57]无数微小的选择构成人的自我,网球也是如此
[48:24]书写旧世界像是一次康复训练
[52:41]新闻会过时,人的共同处境可以超越时间
[58:08]做一个过时的博物学家的野心
[1:01:21]从《孤独星球》到大数据:“守门人”的消亡
[1:10:06]终极J人的自我改造:“能怎样!”
[1:17:31]J人出行,P人震惊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A New Year Carol (Mixed), by 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Boys Noize, from Challengers [MIXED] by Boys Noize
片尾:Sailing, by Rod Stewart, from The Story So Far
🔔🔔🔔《格》加印啦! 🔔🔔🔔
·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5a75be5000000002a033924?appplatform=ios&appversion=8.20&authorshare=1¬eAttributes=buyablegoods&sharefromuser_hidden=true&type=normal&xhsshare=WeixinSession&appuid=5faf90d30000000001007ed1&apptime=1706017105
·联合天畅图书专营店:https://m.tb.cn/h.5EUHHFjmm8X52bT?tk=LGtvWmTOyfS CZ0012
·微信小程序(搜索联合天畅)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盼望着盼望着,In Her Own Words系列终于正式完结了(撒花!)。在本期良心彩蛋中,我们和11位作家、译者朋友一道,分享了文学或影视作品中我们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女性人物。借由这些人物,我们得以在文学的茫茫原野漫游。
要感谢这些人物:在痛苦时,她们未必抚慰,却让我们不麻木;在恐惧时,她们未必教会我们勇于向前,但却告诉我们绝不后退;在快乐时,她们告诉我们要去爱,去幻想,要永葆一种简单的激情;在不满时,她们让我们保持愤怒,要坚定,要理直气壮。我们也会时常想起她们,想起那些未被说尽和未被写尽的故事。毕竟,女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系列仅在小宇宙APP发售,请在小宇宙搜索“随机波动”,点击主页上方banner购买,收听完整节目。
[04:45]建国:《梦中银币》中的马切拉
[14:23]之琪:《美国情人》中的布鲁克
[29:04]适野:《一代宗师》中的宫二
[35:25]林棹:“蚕马”故事中的女儿
[43:07]张天翼:《金瓶梅》中的庞春梅
[45:47]苏枕书:《小团圆》中的盛九莉
[53:47]何雨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房思琪
[57:11]辽京:《苔蕾丝·德斯盖鲁》中的苔蕾丝
[1:00:34]巫昂:《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艾米莉亚
[1:01:50]钟娜:The Bell中的Dora Greenfield
[1:03:51]淡豹:Speedboat中的Jenny Fain/Dept. of Speculation中的妻子/梅维斯·迦兰日记中的“我”
[1:07:08]周嘉宁:《第一个坏人》中的谢丽尔
[1:26:10]陈英:《暗处的女儿》中的勒达
[1:34:07]荞麦:《坠落的审判》中的桑德拉
【本期节目提到的其他作品】
《鄙视》
《哈姆雷特》
《奥利芙·基特里奇》
《情感之泉》
《一把刀千个字》
《倾城之恋》
《苔丝》
《别名格蕾丝》
《斯通纳》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自己》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A New Film, by Yehezkel Raz
Holy Moly, by Tom Meira Armony
「In Her Own Words」是随机波动推出的首个付费系列,包含六期正片和一期彩蛋,每月更新一期,年底放送彩蛋。我们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提取出六个女性文学的主题,分别是:离散、家庭、关系、食物、韩国和结构。在每个主题下,我们将选取一部作品作为“代表文本”,对它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结构、叙事和语言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围绕它延伸出几个关联话题,结合更多相同主题的作品进行讨论。
1-5-2024 • 2 minuten, 18 seconden
【随机波动132】不能没有雨林
地球日的前一天,我们三人一起爬山徒步,感受北京春季山野的绿意、声音与气味,见证物候变化之快永远超乎想象。这个四月,我们有幸在非常不同的森林中穿行而过,上一次是月初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建国和适野的西双版纳之行正逢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末尾,连日高温干旱,只有走在雨林荫蔽下的那一天,空气凉爽湿润,离开雨林回到基诺山,村寨已大面积停水,雨林如同一个潺潺流过的绿色的梦。
这是我们二人第一次见到橡胶树,就立即陷入了橡胶林的“包围”和故事之中。在西双版纳,快速扩张的人工橡胶林侵蚀着热带雨林,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区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不是这个因山体滑坡整体搬迁的村寨第一次遭遇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停水——水,被大片的橡胶树抽走了。
我们的行程从勐腊到基诺山,再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边见证着大面积种植橡胶为环境和当地人带来的种种后果,另一边也看到从植物所师生到基诺族女性正在为恢复雨林做出怎样的努力。如果说西双版纳雨林的恢复需要500年之久,他们在走的是一条很长很远的路,他们尝试爱护和改变的是一片雨林也是几代人的命运。
随机波动一次又一次地聊起树来,我们观察树、拥抱树、攀爬树,也从书——一种用树做成的东西,散发着树的某种气息——里了解树、思考树,并向树学习。我们看到的越多,也越多地开始反思人类中心视角的局限、那种对复杂的自然投以纯粹温情目光的天真,以及树木与树木之间竞争论或协作论的单调。
我们仍在努力认识和理解树,努力超越目光和知识的局限,也超越生命的限度,不以区区几十年的生命揣测或决定百年树木的存在。在这个气候变化的时代,无论是修复一片雨林还是保护一株古树,不是因为它们需要人类,而是因为人类需要它们。
PS:感谢小布姐、香又、代倩、文静、安琪、怡如、经纬、小圆等诸多朋友在我们此次西双版纳之行中提供的陪伴、帮助和指教。谢谢带我们走入雨林。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10]随机登山,首次成功!
[09:10]山洪如何改变地貌
[14:20]四月初的雨林之旅,声态丰富
[16:10]树攀和雨林秋千:感受雨林的不同视角
[20:30]公园中的雨林vs原始雨林
[25:30]树总是颠覆人类的时间尺度
[28:40]橡胶林中的辛劳与残酷
[32:10]基诺山的雨林修复项目
[37:50]生态保护议题中的国家边界vs地球村
[43:40]雨林中的“绞杀”现象
[47:20]人类关于森林演化的叙述是不断变化的
[52:20]何为原住民的世界观?
[56:40]植物冬季休眠时间变短对植物的伤害
[1:02:30]大型森林是天然的生物水泵
[1:07:20]如何闻七叶树
[1:11:10]金汤力和金鸡纳树的故事
[1:13:20]如何闻一本书
[1:16:30]“文学是建立在树木、造纸厂和油墨颜料的联系上”
[1:20:10]树木如何学习、又如何传递信息
[1:23:10]苔藓和热带雨林是类似的
[1:27:20]苔藓究竟要不要除掉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
《树的呼吸》[德]彼得·渥雷本
《苔藓森林》[美]罗宾·沃尔·基默尔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雨林:留住正在消失的美》[德]约瑟夫·H.赖希霍尔夫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Heart of Green” by Phil Thornton from Rhythm of the Rainfore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在这个忙碌(但虚无)的三月,我们复习了一些暴露年龄的古早影视剧,也努力追赶潮流看了最近大热的几部电影——得出的结论是:旧中偶有新意,新瓶总装旧酒。
影视作品仿佛是一面镜子,折射社会现实的流变,也像一个坐标,用以标定主流话语的偏离轨迹。比如二十年过后,我们不再像《情深深雨濛濛》那样如此认真地谈论爱本身,比如《蜗居》中那种对地球村的想象、对经济发展和安居乐业的信心以及对进步神话的笃信,也在日渐瓦解。但与此同时,某些曾经坚固的部分仍然坚固。《情深深雨濛濛》中陆振华对初恋近乎乱伦的迷恋,仍然是很多影视作品的一大母题。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和被动呈现仍在反复上演。在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些故事的内核似乎仍是陈旧的、封闭的、空洞的。
在一个新旧混杂的当下,我们有可能成为“新造的人”吗?该如何成为呢?这或许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我们都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奔跑下去。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0:00]欢迎来到大上海舞厅
[02:01]温故之《情深深雨濛濛》:男人的初恋情结有多离谱?
[25:08]温故之《蜗居》:都市贫困与被损害的女性
[36:03]温故之《狂飙》:官商勾结是谁勾结谁?
[43:32]阅读之《我们从未中产过》:中产生活终是南柯一梦?
[45:32]阅读之《玲珑塔》:身前无路,窗外有景
[47:43]阅读之《纷纷水火》:显性的沉默与隐性的疯癫
[50:41]《真探4》:社交障碍的女警察是一种新的刻板印象吗?
[1:00:31]《小球会大明星》:现实版的《足球教练》和《克拉克森农场》
[1:04:24]《周处除三害》:消灭旧人和创造新人是一体两面
[1:14:58]《沙丘2》:我们要用最先进的电影技术去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1:28:26]《可怜的东西》:可以,但没必要
[1:35:19]《利益区域》:战争像一条河流最终会流经我们所有人
[1:53:55]尾声:Only The Young, Can Run!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雨季的故事》,by白玫瑰
Only The Young, by Taylor Swift, from Only The Young (Featured in Miss Americana)
🔔🔔🔔《格》加印啦! 🔔🔔🔔
·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5a75be5000000002a033924?appplatform=ios&appversion=8.20&authorshare=1¬eAttributes=buyablegoods&sharefromuser_hidden=true&type=normal&xhsshare=WeixinSession&appuid=5faf90d30000000001007ed1&apptime=1706017105
·联合天畅图书专营店:https://m.tb.cn/h.5EUHHFjmm8X52bT?tk=LGtvWmTOyfS CZ0012
·微信小程序(搜索联合天畅)
·当当:https://u.dangdang.com/xJ9uk
·京东:https://item.jd.com/14379610.html
20-3-2024 • 2 uur, 17 seconden
【随机波动129】林棹:孱弱之身,上山下海
烟雨微蒙的深圳三月,我们第一次和林棹面对面录节目。这是我们第一次不与林棹谈论围绕小说或文学,而只是分享彼此的生活。关于飞鸟,关于身体,关于大海,关于山野。聊天从我们见面开启,于我们挥手告别时中止,像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落落停停,也像一条流溪,清清浅浅地流过我们四个,予人重逢的欢愉和慰藉。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林棹,作家,著有《流溪》《潮汐图》
[00:07]一段开场
[04:30]观鸟是一种物种之间的相遇
[15:20]珠颈斑鸠是国内所有观鸟人观到的第一种鸟?
[27:32]帆船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运动选择
[36:33]航海者对风、浪、星有自己的语言
[51:41]当你跑步时你在想什么?
[55:16]我们痛苦而羞耻的运动经验
[1:05:41]城市之易辨,山海之神秘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Toi, by hideyuki hashimoto, from Toi
Haru, by hideyuki hashimoto, from April-Tree
Happier Than Ever, Billie Eilish, from Autumn Vibes 2022
🔔🔔🔔《格》加印啦! 🔔🔔🔔
·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5a75be5000000002a033924?appplatform=ios&appversion=8.20&authorshare=1¬eAttributes=buyablegoods&sharefromuser_hidden=true&type=normal&xhsshare=WeixinSession&appuid=5faf90d30000000001007ed1&apptime=1706017105
·联合天畅图书专营店:https://m.tb.cn/h.5EUHHFjmm8X52bT?tk=LGtvWmTOyfS CZ0012
·微信小程序(搜索联合天畅)
·当当:https://u.dangdang.com/xJ9uk
·京东:https://item.jd.com/14379610.html
13-3-2024 • 1 uur, 15 minuten, 50 seconden
女孩真好!| 随机波动128
此前我们向大家做过两次和性别相关的征集,一次是征集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节目链接),一次是家庭生活中的隐形劳动(节目链接)。又到一年三八妇女节,我们想着,这一次和大家征集一点开心的事儿吧,比如你生命中的“女孩真好”时刻。
这一周,我们读着大家写来的数百条评论、私信和邮件,哭着哭着笑了,笑着笑着又流出了眼泪。是啊,女孩真好!谁能不这样感慨呢。
这里的女孩,可能是开出租或开公交的暖心司机大姐,是我们在医院见到的女医护人员,也可能是提醒陌生女孩走路注意安全的奶奶,是努力安慰哭泣的陌生女生的阿姨,是公交车上为了不让另一个女孩摔倒而抱住她的姐姐,是为了能够随时帮到有需要的女孩而每天带卫生巾出门的女同学。
她们也许终生不会知道彼此的姓名,也没有留下过联络方式,但在那一刻,一位女性曾以自知或不自知的方式,温暖、庇护甚至拯救了另一个女孩。在许多年之后,当这个女孩听到“女孩真好”的时候,她想起的,是那个陌生人。她们的联结仅仅是同为女性,跨越种族与年龄,她们伸出援手时的巨大善意只有女性懂得。
我们从来信里也看到,这种“女孩真好”时刻是双向的。写下“女孩真好”故事的人,被女性赞美也赞美她人,被女性关怀也关怀她人,被女性托住也托举她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赞美女性。祝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女孩真好,你真好!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0:15]祝大家妇女节快乐!
[01:42]我们自己的“女孩真好”时刻
[12:19]女司机的车,我们短暂的安全港湾
[27:11]鲜花,赞美和援手:陌生女孩的善意
[59:57]和女孩一起运动太快乐了!
[1:17:26]“需要卫生巾的可以找我!”
[1:19:41]最脆弱的时候,是女医护拯救了我
[1:29:55]“我的天才女友”
[1:39:09]“像《辩护人》一样,一个个站出来”
[1:44:25]自夸环节:随机波动真好!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花火》,by RADWIMPS,from《你的名字》OST
片尾:Letter To My 13 Year Old Self, by Laufey, from Bewitched
谢谢所有给我们投稿的朋友们,由于录制时间和节目时长的原因,无法把大家的投稿都分享出来,再次祝大家妇女节快乐❤️
🔔🔔🔔《格》购买渠道 🔔🔔🔔
·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5a75be5000000002a033924?appplatform=ios&appversion=8.20&authorshare=1¬eAttributes=buyablegoods&sharefromuser_hidden=true&type=normal&xhsshare=WeixinSession&appuid=5faf90d30000000001007ed1&apptime=1706017105
·联合天畅图书专营店:https://m.tb.cn/h.5EUHHFjmm8X52bT?tk=LGtvWmTOyfS CZ0012
·微信小程序(搜索联合天畅)
·当当:https://u.dangdang.com/xJ9uk
·京东:https://item.jd.com/14379610.html
8-3-2024 • 1 uur, 50 minuten, 32 seconden
【预告】写作我命,写作我幸 | In Her Own Words
人为什么写作?女人为什么写作?她们在写什么?那些东西有何意义?从上一个夏天到这一个春天,In Her Own Words这一系列的节目,似乎都在拆解和探讨这些问题。在这最后一期正片里,我们选择了一个更勇敢的角度、一个更直接的视角,再次试图以阅读作答。这个角度,便是女作家的自传性写作。
从《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与《阿尔戈》里破碎的身体,到《奇想之年》与《欢乐之家》中家庭的秘密,女作家们沿着一条条刀刃走出一行行字迹,这是一种痛苦的转化、一种对关系的持续探索,同时也是某种具有超越性的寄托与交付。在书页之下,我们也能看到围绕家庭故事的权力斗争、对所谓真相的不同意见,人们用小说反击小说,用叙事争夺叙事。
作为读者,我们倾向于轻信,也总是暗自揣度。我们把小说中的“我”与作者本人反复比对,从简·奥斯汀到萨莉·鲁尼,一直如此;我们渴望从虚构中看到她们真实生活的蛛丝马迹,仿佛虚构提供的更巨大的真实还不足够,从多丽丝·莱辛到安妮·埃尔诺,一直如此。
第一人称「我」,常常被理解为一种证言或誓词,可是很多时候,「我」是一种视角,是一种「无我」,是一种溶解在他人生活与思想中的无形的「我」(溶解,是埃尔诺的理想)。
自传视角既是一种写作的方法,也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在一个后真相的世界里,当我们开始思考故事真假,或许也是在思考「真实」的内涵以及「虚构」的意义。我们毕竟终日游弋于文字与生活、他人与自我、社会与私域、历史与当下之间,当我们以第一人称对话或写下日记,那可能是此时此刻、转瞬即逝的「我」,也可能是修辞下的、说谎话的「我」,更可能是被悠悠久久过往与千千万万他者影响和浸润的「我」。既然我是这样的我,或许,她也是这样的她,她们也是这样的她们。
本系列仅在小宇宙APP发售,请在小宇宙搜索“随机波动”,点击主页上方banner购买,收听完整节目。
[01:30]自传的谱系:灵性自传、回忆录和autobiografiction
[08:25]自传写作之一 家庭秘密:我们对亲人究竟了解多少?
[13:30]家庭中的uncanny:亲密熟悉中的怪诞感
[18:20]面对丧亲之痛,男性向外探寻,女性向内归因
[19:40]写作是对现实的介导,也是一种转化
[25:20]一个家庭诞生一位作家,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悲剧吗?
[31:30]自传体与复仇小说:家庭故事的多重视角
[34:30]“第一人称”和对真实的迷恋
[38:10]Ling Ma短篇小说Peking Duck中的写作者和失权者
[44:20]书写究竟是强者的权力还是弱者的武器?
[48:10]对作家来说,生活本身和写作素材的关系是什么?
[55:20]如何看待现实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1:05:20]新闻写作中对第一人称的使用及其争议
[1:07:30]MeToo运动之后,Her Own Words不仅是一种证词,也意味着发声的权利
[1:10:30]自传写作之二 家庭相册和相册诗学
[1:17:10]业余自传传达了美与真挚
[1:24:30]为什么说《热辣滚烫》是痛苦的,是创作者的自戕
[1:28:30]自传写作之三 身体故事:女性在突破身体边界时,也在突破语言的文体边界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电影及文章】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奇想之年》琼·狄迪恩
《蓝夜》琼·狄迪恩
《欢乐之家》艾莉森·贝克德尔
《遗嘱与意愿》维吉斯·霍思
《自由意志》海尔格·霍思
《我的奋斗》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四季四部曲”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十月的孩子》琳达·博斯特伦·克瑙斯高
《简单的激情》安妮·埃尔诺
《相片之用》安妮·埃尔诺
《事件》安妮·埃尔诺
《写作是一把刀》安妮·埃尔诺
《阿尔戈》玛吉·尼尔森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希内德·格利森
Where Reasons End, Yiyun Li
Dear Friends,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 Yiyun Li
Peking Duck, Ling Ma
《坠楼死亡的剖析》(2023)
《热辣滚烫》(2024)
《两个世界》吴呈杰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Tearing Herself Away” by John Lenehan from The Hours OST
片尾:“Something She Has to Do” by John Lenehan from The Hours OST
「In Her Own Words」是随机波动推出的首个付费系列,包含六期正片和一期彩蛋,每月更新一期,年底放送彩蛋。我们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提取出六个女性文学的主题,分别是:离散、家庭、关系、食物、韩国和结构。在每个主题下,我们将选取一部作品作为“代表文本”,对它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结构、叙事和语言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围绕它延伸出几个关联话题,结合更多相同主题的作品进行讨论。
本期随机波动罕见三缺一。之琪和适野一边想念远在东北的建国,一边严肃探讨了最近刚完结的美剧,同样诞生于冰天雪地极寒之中的《冰血暴》。
本季聚焦2019年明尼苏达州一位家庭主妇。她看似柔弱、身材娇小,实则强悍、足智多谋。她在一次劫匪入室绑架后成功逃脱,杀死一名绑匪,救下一名和绑匪对峙的州警,然后拂袖而去,回到家中,假装若无其事,光着脚为自己的孩子制作松饼。而她的脚下,是一条长长的血痕。
这就是《冰血暴》第五季的开端。它一改前几季的男人戏,将聚光灯转向女性和女人们的故事。随着剧中人物悉数登场,他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债务关系也浮出水面。究竟该如何理解债务?为何我们总认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为何债务总是伴随着暴力?债务必须偿还吗?有什么是不能用经济计算的方式来衡量?如果脱离计算和量化的语言,我们又该如何重新想象公平和自由?更进一步说,我们该如何重新想象我们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结?
这是经历了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人开始反思的问题,或许也是我们每个人或迟或早都将面对的问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02:03]⚠️剧透预警:Fargo第五季讲了什么?
[08:46]债务代代相传、越滚越高,比死亡更可怕
[14:00]很多债务是精心设计的,是公权和私权的合谋
[19:44]暴力关系常被改写为债务关系,让受害者看起来罪有应得
[24:45]“食罪者”以及宗教表述中的债务用语
[29:42]前夫vs婆婆=父权制vs资本主义
[33:47]债务必须偿还吗?债务可以被免除吗?
[44:23]《绿野仙踪》和金本位,《冰血暴》和次贷危机
[52:23]大女主的矛盾性:女性爽剧的爽感从何处来?
[54:55]跳出债务关系,我们是否能重新想象社会性?
[1:02:56]何谓“真实”:真实的力量还是真实的恐惧?
[1:08:53]怎么拍家暴才能让暴力不成为快感的来源?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Simple Gifts, by Jeff Russo, from Fargo Year 5
片尾:Fargo Season 5 Main Theme (Harp), by Jeff Russo, from Fargo Year 5
🔔🔔🔔《格》购买渠道 🔔🔔🔔
·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5a75be5000000002a033924?appplatform=ios&appversion=8.20&authorshare=1¬eAttributes=buyablegoods&sharefromuser_hidden=true&type=normal&xhsshare=WeixinSession&appuid=5faf90d30000000001007ed1&apptime=1706017105
·联合天畅图书专营店:https://m.tb.cn/h.5Kf9TJBlcXcAklU?tk=gP6vW7rczYR
·微信小程序(搜索联合天畅):#小程序://联合天畅/D1dzB1Go9swK4OH
·当当:https://u.dangdang.com/B7SFk
你即将听到的这份年终总结,凝结了2023年我们仨的努力——在维持随机波动日常更新的情况下,我们孕育了两个月更类节目,分别是资讯类节目今日无事发生(No News Is Good News)以及付费文学节目In Her Own Words;也见证着我们的拖延——2023年随机波动专题“疼痛和治愈”只更新了两期,newsletter已断更半年(没收到的朋友不要怀疑,是我们没写而不是你们的邮箱有问题),前年提到的去年打算问世的出版物在2024年春节前终于有望和大家见面。
制作这本出版物的曲折历程,或可看作我们仨过去几年的缩影,在动荡和不确定中,好好吃饭,锻炼身体,努力生活下去,同时也力求向外探寻,探寻美,探寻可能性,探寻人与人的联结。2023年是我们的恢复之年,也是我们的重建之年,同时也是在朋友陪伴下度过的又一年。
这份总结也包含一些评选,涵盖我们喜爱的书籍、影视作品、播客和博主,我们想感谢的人和事,我们希望记住的瞬间与感受。我们的2023年,就浓缩在这星星点点的回忆中。
希望听到这期节目的你,也已经收拾好心情,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希望新的一年,我们仍然和朋友在一起。希望大家都快乐、健康,与爱人朋友常相伴。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19]年终工作总结:一个“三胎多元家庭”的诞生
[05:39]Newsletter停更之谜,以及复更时间
[11:08]坎坷的新系列:伤痛与治愈
[13:30]前年策划准备去年出的杂志,今年终于要来了
[18:51]线下见面会:全球巡演缩水至两站
[22:51]2023年度喜爱决选之年度播客
[31:12]年度书籍
[40:30]年度影视
[46:48]年度博主
[51:39]年度APP
[55:25]年度(别人的)播客
[1:01:17]年度开心时刻
[1:06:08]为什么我们需要/喜欢年终总结
[1:09:32]出行、演出、比赛:2023我们走出去、在一起
[1:22:11]收割能量、以旧换新:让环保进入日常
[1:25:33]积少成多、重建生活:年轻人也在践行长期主义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nspector Ratchet, by Ty Simon
Morning Has Come, by Ty Simon
3-1-2024 • 1 uur, 36 minuten, 28 seconden
【随机波动】我与时间合作,做秘密的收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年的尾声,随机波动也即将收获一颗生长了两年的果实,我们的第一本(也可能是唯一一本)MOOK——《格》。“格”是一个储存单位,可以延伸为一个柜子、一份档案、一张清单;它既是容器也是方法,是分类、陈列的方法,也是认知和统计的方法。它指向着我们一直关心和好奇的话题:即人与物之间既囿于又超越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及其背后的个人史、家族史、社会史。
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聊的,正是秋收冬藏的“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藏,我们是自己私人博物馆的策展人和管理员。小时候我们收藏邮票,捡拾贝壳、落叶,拼命集齐干脆面里的卡片;长大后我们把世界各地的电影下载到移动硬盘,又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换明信片。阅读时我们剪切词句,将它们纳入我们的私人语料库;写作时我们又编排这些藏品,让它们组成新的叙事。
收藏既可以是分门别类、井然有序的,也可以混乱、碎片化、不断增减流动的,记忆也是如此。有官方的记忆也有私人的记忆,前者是严格遵循时间顺序的大事记;后者则是模糊、跳跃、更容易被图像所激活的。正如总有逃逸出格子的曲线,总有打破了制度的混乱,物也会以其自身的丰富和芜杂,拒绝分类和归纳,挑战着它们与人的从属关系。
这也正是我们在Pradasphere II的展览现场所看到的景象。与近十年前第一次Pradasphere“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主题不同,这次在由旧铁路货栈改建的上海星美术馆展出的Pradasphere II采取了“档案+碎片”的双线叙事。展览主体部分的“仓库长廊”(Magazzino)是其“编年体的脊柱”(chronological spine),宛如一个时间长廊,回溯了从1988年首个成衣系列以来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而长廊两侧的展厅则是一些碎片化的空间,涉及电影、当代艺术、运动、环保等多元议题,象征着Prada的精神世界,凸显了品牌与设计师、艺术家和消费者的私人联结。
而你正在阅读的这篇推送,可以说是一个收藏的收藏,一个清单的清单。每一个小单元都是一个动物、人物或者虚构角色的收藏,其中有我们钟爱的作家、艺术家,也有我们自己。希望你在“参观”了这些小小收藏展之后,也能跟我们分享你最珍惜的藏品。
[00:17]随机波动的MOOK《格》终于要来啦🎉
[03:03]MOOK剧透之一:林棹的散文写得跟小说一样好
[09:26]达明安·赫斯特的奇珍阁:手术刀、处方药和Prada包
[11:55]一则展讯:Pradasphere II正在上海星美术馆免费开放
[22:54]邮票、邮政系统与全球化想象
[30:27]我们的收藏癖:明信片、艺术品和语词的蒙太奇
[41:23]宋冬的《物尽其用》是母亲的旧物海洋
[49:43]“捡秋”的流行与克瑙斯高的“秋日词典”
[54:33]本雅明消失的手稿与消失的柏林童年
[1:00:59]狄迪恩的打包清单和不曾拥有的手表
[1:09:23]服装设计也是一种场景设计
[1:13:38]物质的回收、循环与低碳的未来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Elevation, by Stanley Gurvish
Into the Dark, by Yoed Nir
《Pradasphere II》是由Prada举办的公共展览,追溯了Prada品牌自1913年创始至今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继2014年《Pradasphere》展览首度成功举办之后的再次亮相。此次,Prada联合创意总监Miuccia Prada和Raf Simons携带400余件实物和数字艺术品来到了上海的,将品牌数十年来与艺术、建筑、文化和体育界的跨界合作成果悉数展示。展览于即日起至2024年1月21日在徐汇区瑞宁路111号星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欢迎大家通过“Prada普拉达”微信小程序预约观展。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谈到性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否就是非男即女的二元性别?在天地混沌初开之时,人类从一个圆、一团迷雾、一颗苹果被一劈为二,成为男人或者女人。从此,伴随着两种对立性别而生的,是两套对立的性别气质,以及建立在这种分类和等级之上的价值序列和权力机构:理性VS感性、强壮VS柔弱、狩猎VS采集、生产VS生育……但在人类社会之外的广袤自然之中,性别有千百万种,相应地,关系和秩序也有千百万种;而对二元性别范式的挑战,也一直存在于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的创作冲动之中。
本期节目由全球高端精品集团开云Kering赞助。
在节目中,我们从文学中的性别想象谈起,从董启章虚构的单性繁殖的蜥蜴,谈到了勒古恩设想的性别消融的冬星。我们谈到了伍尔夫著名的“男性女子”/“女性男子”论,作家能否超越自己的性别,与笔下的异性人物融为一体;而性别差异所造成的距离,又是否一定构成了一种单向的凝视?我们还谈到了古典和现代艺术中的雌雄同体,谈到了穿衣作为一种性别展演的方式,如何反映了时代分配给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又不断打破和重塑这样的性别角色。
最终我们发现,不仅创作需要超越二元性别的想象力,日常生活更加需要:我们能否在看到一个人时不先想到Ta的性别?能否在具体的关系中,以彼此作为照见对方的镜子,让性别在一来一回中真正流动起来?
作为全球高端精品集团,开云汇聚了Gucci、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Brioni、Boucheron、Pomellato、Qeelin等一系列知名的时装、皮具及珠宝品牌。今年是开云集团成立六十周年,亦是它更名为“Kering开云”的第十年。它秉持“开创想象”的集团信条,以创意作为一切的核心,将旗下品牌托付给个性独特和才华横溢的个体,并提供给他们无限的创作空间。尊重女性,捍卫女性尊严,改善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释放了她们的才华和创意潜能。
https://files.fireside.fm/file/fireside-uploads/images/a/a05075d5-4f3a-45ac-afff-580f795c5d77/sl4tc7FH.png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3:17]性别视角重要,二元性别也有局限
[05:47]从混沌到二元:人是被“劈开”的
[09:37]伟大的作家应该是雌雄同体的吗?
[16:51]男性创作者写“大女主”,就是女性主义创作吗?
[24:14]女性创作者能写好男性吗?
[28:52]《安卓珍尼》:虚构的雌蜥蜴和真实的性暴力
[36:31]《黑暗的左手》:消灭了性别的世界会怎样?
[42:26]如果消灭了性别二元对立,是否一切二元对立都消弭了?
[45:58]跨性别者在二元性别的世界里会经常掉进缝隙
[50:54]古典和现代艺术中的异装与雌雄同体
[55:49]单向的流动:1960年代西方的unisex风潮
[1:09:53]拼贴的女性形象:天真而神秘
[1:14:50]“我希望别人看到我的第一眼想到的不是我的性别”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Areias do Tempo, by Jupiter Sands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电影、播客】
《会饮篇》[古希腊]柏拉图
《一间自己的房间》[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奥兰多》[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安卓珍尼》董启章
《黑暗的左手》[美]厄休拉·勒古恩
Sex and Unisex: Fashion, Feminism, and the Sexual Revolution, by Jo B. Paoletti
《色戒》(2007)
《故园风雨后》(2008)
「电影巨辩」Ep.02 中国导演的生存法则,以张艺谋为例
「东郊有密林」Ep.04 跨越性别:作为女性被养育十八年后,我终于站在了男人的起跑线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7-9-2023 • 1 uur, 18 minuten, 35 seconden
【预告】关系,是爱也是性 | In Her Own Words
第三次文学冒险的主题,是和我们近乎同龄的创作者、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及其作品。相较前两位作家,萨莉·鲁尼的创作生涯才刚刚开始。在她的三本长篇小说中,一些主题一以贯之:对人与人关系的探讨,如何既亲密又疏离,如何在他人眼中识别自我;性以及和性有关的想象,为什么性是理解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当我们谈论性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社交媒介如何渗透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三本小说也有所区别。《聊天记录》和《正常人》更像自然而然流露的故事,仿佛上帝握着她的手写作,《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则是在疫情期间不断推倒重建、反复阅读和思量的结果。《聊天记录》和《正常人》更多探讨关系中显而易见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的反转和颠覆,这样的关系或许是基于人物的阶级和年龄差异,或许基于原生家庭和人物各自的历史。到了《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外部变得虚幻缥缈,人物们仿佛在隔绝中,在孤独中,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去爱、去感受。
在这趟冒险之旅的尾声,我们仨达成共识,推动我们阅读鲁尼的首要动力,是她的性描写。她笔下的人物,总是边说话边做爱,做爱时亲密无间,天人合一,说话时经常间离、偶尔误解、总免不了尴尬。在话语和行动的交织中,欲望的形状逐渐清晰。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鲁尼的小说备受女性喜爱的原因之一:性爱对女性来说,从来都是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欲望,它也是一种想象、一种投射、一种完整的叙事、一种立体的综合的感官体验。
最后,希望大家都有美妙的性生活💓
**_本系列仅在小宇宙APP发售,请在小宇宙搜索“随机波动”,点击主页上方banner购买,收听完整节目。
🌊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21]萨莉·鲁尼的生平及作品
[05:35]关于《聊天记录》
[13:32]关于《正常人》
[17:54]关于《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25:19]阅读鲁尼的感受:上头!
[30:11]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双线叙事:鲁尼小说的叙事技巧
[36:22]外貌焦虑、受虐、自残,女性与身体的紧张关系
[50:30]鲁尼笔下的性:要做爱也要说话
[1:12:33]鲁尼如何写金钱和阶级:披着现代外衣的19世纪小说
[1:24:36]短信、电话、邮件:鲁尼小说中的媒介与文体
[1:35:50]既当下又遥远,鲁尼小说与中国读者的关系
[1:42:00]《聊天记录》:人如何在关系中为自己立法
[1:49:33]《正常人》:暴力不仅改变了受害者,更改变了施暴者
[1:53:20]《美丽的世界》:目光的方向与历史
[2:01:34]中国会出现类似鲁尼小说的作品吗?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targazing, by Livingrooms
Last Universe, by Daniel Brown Keys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电影、文章】
《聊天记录》[爱]萨莉·鲁尼
《正常人》[爱]萨莉·鲁尼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爱]萨莉·鲁尼
Even If You Beat Me, by Sally Rooney
At The Clinic, by Sally Rooney
Mr. Salary, by Sally Rooney
《聊天记录》(2022)
《正常人》(2020)
《弗朗西斯·哈》(2012)
《过往人生》(2023)
Why Is The Sex in Sally Rooney's Books So Good? The Cut, 2021
Sally Rooney Gets in Your Head, The New Yorker, 2018
'It Was Like I'd Never Done It Before': How Sally Rooney Wrote Again, The New York Times, 2021
【萨莉·鲁尼作品年表】
Novels:
Conversation with Friends (2017)
Normal People (2018)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 (2021)
*Short Stories: *
At The Clinic, The White Review (2016)
https://www.thewhitereview.org/fiction/at-the-clinic/
Mr. Salary, The Irish Times (2017)
https://www.irishtimes.com/culture/books/mr-salary-a-short-story-by-sally-rooney-1.3016223
Color and Light, The New Yorker (2019)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9/03/18/color-and-light
Unread Messages, The New Yorker (2021)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1/07/12/unread-messages
Reviews:
Buried in Bourgeois Life, Slate (2018)
https://slate.com/culture/2018/05/rachel-cusks-kudos-reviewed-by-sally-rooney.html
Essays:
Even If You Beat Me, The Dublin Review (2015)
https://thedublinreview.com/article/even-if-you-beat-me/
An Irish Problem, 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18)
https://www.lrb.co.uk/the-paper/v40/n10/sally-rooney/an-irish-problem
Misreading Ulysses, The Pairs Review (2022)
https://www.theparisreview.org/blog/2022/12/07/misreading-ulysses/
Renters are being exploited and evictions must be stopped, The Irish Times (2023)
https://www.irishtimes.com/life-style/2023/03/18/sally-rooney-renters-are-being-exploited-and-evictions-must-be-stopped/
22-9-2023 • 4 minuten, 25 seconden
【随机波动】我们的文艺生活是女性创作者之歌
随机波动几乎每一期节目都在向大家推荐我们喜欢的女性创作者,无论是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还是电影人或者学者。是这些女性创作者,让我们看到更多女性的生活、视野、情感与思辨,与她共情,同她泪流,为她开心。好像她们也反过来确认了我们的性别本身,以及身为女性的意义和伟大。
在今天这期节目里,我们将以三人分别提名的方式,集中推荐一些卓越的女性创作者。她们是短视频博主(颁发虚拟奖杯!),她们是电影人(你也看了《弗朗西斯·哈》和《过往人生》吗!),她们是Miu Miu「女人的故事」系列短片的导演。
Miu Miu「女人的故事」系列短片的第26部《STANE》日前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我们将之视为一部“性转版的《教父》”,当移民家族的使命与深陷危机的婚姻缠绕,女性被谁赋予了权力,又将被谁剥夺权力?除此之外,我们仨还从Miu Miu「女人的故事」系列短片中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三部——韩裔女性导演金素英关于母女关系与死亡议题的《火花与光》,突尼斯女性导演Kaouther Ben Hania从一张裸照、一次追逐、一场复仇延展而来的《我与愚蠢男孩》,以及随机波动此前推荐过的作家、编剧米兰达·裘丽指导的出人意料的、充满“反《黑镜》”喜剧色彩的《某人》。
聊女性创作者时我们敞开心扉、滔滔不绝,有时聊到口干舌燥也难以穷尽我们的喜爱、激情以及从作品中获得的安慰和启发。我们由一个人想到另一个人,由一部作品想到另一部作品,她们的手臂挽起连成山峦,赋予我们山脊的高度和视角,看到这个世界独特的美。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0:00]本期主题:女性创作者大赏
[01:04]马鲨鲨:用最漫长的方式过马路的人
[11:05]大腿麻了:金·卡戴珊 VS 津·卡戴珊
[15:26]徐闹闹:我的湾区女友
[19:59]《弗朗西斯·哈》:纽约空间诗学
[30:46]《过往人生》:时间如何流过我们
[39:57]《Stane》:女性掌权之后
[45:49]延伸:成人童话极其破灭
[49:31]《火花与光》:母亲就是家本身
[54:18]延伸:母亲的离去也带走了女儿的一部分
[1:00:26]《我与愚蠢男孩》:其实是我与所有男孩
[1:07:28]《姐妹》:兄弟其实也可以是“姐妹”(wink)
[1:12:23]《某人》:开科技玩笑,开时尚玩笑
[1:18:37]表彰总结:女性就是生活跳动的心脏本身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和书籍】
《弗朗西斯·哈》(Frances Ha)(2012)
《过往人生》(Past Lives)(2023)
女人的故事#26《Stane》https://www.miumiu.com/cn/zh/miumiu-club/womens-tales/womens-tales-26.html
《星条红与皇室蓝》(Red, White and Royal Blue)(2023)
《戴洛奇小镇》第一季(Deadloch)(2023)
女人的故事#7《火花与光》https://www.miumiu.com/cn/zh/miumiu-club/womens-tales/womens-tales-7.html
《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leçon) (2015)
《亲情无价》(One True Thing) (1998)
《不情愿的照护》(作者匿名)
女人的故事#22《我与愚蠢男孩》https://www.miumiu.com/cn/zh/miumiu-club/womens-tales/womens-tales-22.html
《足球教练》第三季(Ted Lasso)(2023)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米兰达·裘丽著
女人的故事#8《某人》https://www.miumiu.com/cn/zh/miumiu-club/womens-tales/womens-tales-8.html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Rohi, by Randy Sharp
The Thing Is, by Ty Simon
Fragility, by Romeo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3-9-2023 • 1 uur, 23 minuten, 8 seconden
【随机波动121】租房和买房哪个更烦,搬家和人生哪个更累
这是一个月以来,我们三个人第一次面对面地录节目。过去一个月里,之琪经历了五年来的第一次搬家,在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搬家才是真正的残酷二选一。
看房是残酷二选一,是要位置好的还是面积大的,要视野开阔的高层还是坐北朝南的矮层,要开裂的地板还是斑驳的墙纸,要奇怪的户型还是更奇怪的装修。打包也是残酷二选一,带这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留这本书还是那本书,选昂贵但解放双手的日式搬家,还是含着泪弯着腰把自己亲手买回来的东西一件件收好。
如果你厌倦了这些,想要一次性解决房子的问题,就会发现,买房和租房是更大的残酷二选一。在租房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平等和屈辱,究竟能不能通过占有来解决,就像在一切权力关系中感受到的不平等和屈辱,究竟能不能通过变成强者来解决一样,是一个既无奈又无解的问题,一个理念和行动永远在打架的问题。
归根结底,我们的选择太少了,每一个选择背后,又有难以估量的代价。生活不是游戏,但有时候有着比游戏更残酷的规则。我们还是否有能力去想象一种居住但不占有的生活,一个不把一个人的占有建立在另一个人的被驱逐上的世界?我们又是否有勇气去面对或许更为残酷的真相,即看似有选择的生活背后写着我们共同的命运,作为失权者、作为女性,我们永远是一个巨大的mojo dojo casa house里随时等待被驱逐的租客。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1:30]不考虑现实因素,我们的理想房子是什么样的?
[08:30]高层还是低层?室外景观还是室内格局?
[13:50]回到现实:租房的残酷二选一
[16:30]房子内有钝角或锐角怎么办!
[21:07]如果我们不想被驱逐,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占有者吗?
[24:20]北京租房辛酸史
[28:20]产权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31:20]适野看房心得:如何在不占有的前提下鉴赏商品房
[39:20]何为租房看房时“房子的感觉”和“家的感觉”
[45:20]我们为什么从没想过买房
[46:20]搬家时的人生思考:不是我占有物,而是物占有我
[51:20]家是一个性别化的空间吗?如果是,体现在何处
[58:10]厨房和卫生间:衡量一个房子性别平等与否的指标
[1:06:10]barbie house 和 mojo dojo casa house
[1:09:10]东北火炕的中心和边缘关系
[1:14:20]男猫如何在女性之家中彰显存在感
[1:16:20]这个世界就是一个mojo dojo casa house,而女性是随时会被驱逐的租客
【本期节目提到的播客和书籍】
《朋友再见01:如今我们告别时,不再相信会重逢 | 随机波动》
《人生刚需,家如天堂:当家的想象被窄化为房 | 随机波动033》
《自己的房子》[英]德博拉·利维
《乡村小木屋》[美]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
《黄色墙纸》[美]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
《Manners, deference, and private property: or, Elements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hiearchy》, David Graeber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Karma Obscura” by Roie Shpigler
片尾:“Golden Hour” by Jonas Kolberg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6-9-2023 • 1 uur, 27 minuten, 33 seconden
【随机波动120】从好莱坞到好声音:工作的价值由谁定义?
自今年5月2日开始,拥有1万多名会员的美国编剧工会(WGA)开始罢工,并持续至今。WGA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他们的诉求是什么?他们在和谁谈判?AI在何种意义上威胁了创作者的工作?流媒体的兴起又如何在劳动层面改变了创作?本期我们请到常驻洛杉矶的电影人潘萌为我们解答上述疑问。
从罢工伊始,潘萌就密切关注事态走向。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电影人,一方面,“工会”的概念近乎是陌生的,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建立在一系列琐碎的细节之上,比如如何入会、如何谈判、如何举牌、如何联合起来行动。另一方面,作为衔接中美的桥梁,潘萌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跨越语境的问题,比如向中国的资方解释,为何当一个演员隶属于工会ta就无法自己做出决定,为何不能24-7轮转拍摄等等。同时,潘萌也在思考,在中国语境下谈论好莱坞罢工,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从业者会有帮助吗?能有帮助吗?
归根结底,不论是好莱坞编剧罢工,还是中国好声音被爆出恶劣对待李玟,这其中都涉及劳动者和资方的关系,劳动者和权力的关系,劳动者之间是否可以联合,以及,劳动者该如何看待自身的劳动,又该如何体认自己的劳动者身份?当大平台的兴起加速了零工化趋势时,当现有的制度无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时,我们该怎么办?这可能是当下,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潘萌,编剧、制片人,新浪微博@潘萌SoPhia
[04:27]WGA(美国编剧工会)是什么?能做什么?
[09:41]与WGA谈判的AMPTP又是什么?
[11:32]在做海外制片的过程中,中国项目会遇到哪些cultural shock?
[15:35]罢工的核心议题之一“Residuals”(重播费)是什么东西?
[20:11]AI会取代编剧的工作吗?
[26:18]流媒体的兴起给编剧带来了什么?
[30:00]“平台例外主义”与劳动者的零工化
[32:01]“寡姐”单挑迪士尼往事
[35:42]投票、举牌,罢工是如何实施的?
[44:20]罢工的最新进展:资本还是太狡猾
[48:51]普通人能共情“208”吗,劳动者又如何联合?
[55:00]在预算相对透明的环境里,演员的薪酬不会这么高
[1:02:59]国内的影视行业可以从好莱坞罢工中获得怎样的经验?
[1:10:02]如果不能联合,我们该如何体认自己劳动者的身份?
[1:12:11]工会也是官僚系统的一部分,也有两面性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uffragette, by Alexandre Desplat, from Suffragette OST
An Army, by Alexandre Desplat, from Suffragette OST
The Thing Is, by Ty Simon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30-8-2023 • 1 uur, 15 minuten, 3 seconden
【随机波动】朋友再见05:向边缘处行走,在沉默中执著
朋友你好,你现在听到的,是随机波动策划的系列节目「朋友再见」。「朋友再见」第五期的嘉宾是我们的天才朋友、棋手李喆。
我们和李喆的相识始于新冠大流行初期。当时他人在武汉,和母亲一起经历了长达九十天的封控。2022年,在防疫期间,他仓促地离开了13岁以来就一直生活的城市北京,回到家乡武汉,成为了武汉大学的一名围棋老师。他说,现在不可掌控的感觉很强烈,所以无法进行长远的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哪里就把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做好。从十年前急流勇退,从一个高度竞争性的竞赛体制退出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到如今离开北京,入职一所高校的体育部当围棋教师,一直以来,李喆都在往边缘走,与主流保持距离。因为他相信:“不可言说的重要部分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发生的。”
这期节目被一种沉默所充实。很多时候,我们相对而坐,或沉默,或叹息。在节目的剪辑中,我们保留了一些这样的沉默时刻,但剪掉了更多。这沉默中有很多无奈,有些许心照不宣,也有更多的不甘愿。好多我们真正挂念的朋友,在离开时甚至没来得及道别。好多我们真正能够与之交谈的朋友,如今只能打着暗语送上一份问候。如果无法言说,希望我们至少拥有保持沉默的权利。
「朋友再见」是一份从各地发来的声音记录,是身在历史中的我们试图留下的一份档案、一种见证、一丝痕迹和一点回响。如果漂泊和流浪是如今我们都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希望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告别终有安放之处,希望那些没来得及进行的拥抱能在声波中踏上归途。也希望我们都能在恒常的不确定性中努力找到支点,在不知所终的旅途中努力不走散。如果你有关于告别和移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写信给我们。来信请注明#朋友再见#,我们的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李喆,职业棋手,武汉大学围棋老师
[03:30]退役对李喆来说意味着什么
[06:15]没有拿到世界冠军会遗憾吗
[09:33]中国的围棋教育现状
[11:30]如何在大学中开展围棋教育
[25:30]如何在比赛中纠正性别偏见
[30:50]从围棋领域的性别问题到竞技体育的性别问题
[32:40]围棋的动物性VS植物性,竞争性VS联结性
[34:50]《黑暗荣耀》中的围棋元素
[38:40]如何以及为何在当下做一个边缘人
[39:40]不可言说的重要的部分在看不见的地方发生
[42:20]做老师和做父母类似,都是在和社会“争夺”孩子
[48:13]李喆如何下定决心离开北京
[53:20]如何在新的城市寻找同温层
[55:20]面对强烈的不可掌控感,长远计划是无效的
[59:20]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 Thing Is” by Ty Simon
片尾:“Away” by Birraj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3-8-2023 • 1 uur, 3 minuten, 9 seconden
【预告】《傲慢与偏见》:自由近幻象,浪漫亦枷锁 | In Her Own Words
「In Her Own Words」第二期的主题是「家庭」,我们选择了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作为代表文本。
很难想到一部比《傲慢与偏见》更广为人知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择这部小说作为主题文本大概需要一定的勇气,仿佛穿过一片密林,面对的是简学的迷雾、改编的变形、童年的滤镜、译本的杂枝,探寻的则是层层叠叠的her own words,那是伊丽莎白的声音、简·奥斯汀的声音、她的同时代女性的声音、不同世代解读者的声音,以及我们自己在不同年纪重新理解这一故事时的声音。
「In Her Own Words」是随机波动推出的首个付费系列,包含六期正片和一期彩蛋,每月更新一期,年底放送彩蛋。我们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提取出六个女性文学的主题,分别是:离散、家庭、关系、韩国、食物和结构。在每个主题下,我们将选取一部作品作为“代表文本”,对它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结构、叙事和语言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围绕它延伸出几个关联话题,结合更多相同主题的作品进行讨论。
本系列仅在小宇宙APP发售,请在小宇宙搜索“随机波动”,点击主页上方banner购买,收听完整节目。
🌊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06]我们对《傲慢与偏见》的熟悉程度呈阶梯递减
[04:13]简·奥斯汀的生平与出版经历
[11:43]18世纪的女作家只能由兄父代理出版事宜
[14:44]奥斯汀作为小说家如何被重新发现和解读
[20:47]奥斯汀与感性小说传统的关系
[26:48]奥斯汀的写作策略:浪漫小说阵营的叛逆卧底
[29:37]奥斯汀的小说中女性的主体性和客体性
[35:47]在奥斯汀的时代女性除了婚姻别无选择
[43:15]算算账:年收入一万镑有多富有?英国当时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46:30]女性被限制在家庭空间内部,远足是为了追爱或者投奔亲戚
[50:37]奥斯汀笔下婚姻的条件:财产V.S.品格
[58:34]五四婚姻的条件:放小脚、上学堂
[1:07:03]许广平的故事:结婚后的“伊丽莎白”会怎样?
[1:12:22]奥斯汀是隐秘的激进派
[1:21:12]《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关系
[1:25:27]奥斯汀的影视改编:乡村风光与女性凝视
[1:33:33]畅想《傲慢与偏见》汉化版选角
[1:37:24]奥斯汀作品的酷儿化
[1:44:12]门罗小说中的欲望、逃离和失去的主题
[1:58:17]《阿尔戈》中新的家庭形态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Beautiful Places, by Simon Wester
The Leaves Are Changing, by Miles Kredich
Transparent Moment, by Roie Shpigler
Auld Lang Syne (Instrumental Version), by Narrow Skies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小说、书籍、影视剧和文章】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
《理智与情感》[英]简·奥斯汀
《爱玛》[英]简·奥斯汀
《曼斯菲尔德庄园》[英]简·奥斯汀
《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漂流到日本》[加]爱丽丝·门罗
《南极》[爱尔兰]克莱尔·吉根
《吮吸》辽京
《离开马弗里》[加]爱丽丝·门罗
《熊从山那边来》[加]爱丽丝·门罗
《阿尔戈》[美]玛吉·尼尔森
《阁楼上的疯女人》[美]S.M.吉尔伯特/苏珊·古芭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英]罗伊·阿德金斯
《五四婚姻》孔慧怡
《简·奥斯汀:隐秘的激进派》[英]海伦娜·凯利
《傲慢与偏见》(1940)
《傲慢与偏见》(1995)
《傲慢与偏见》(2005)
《理智与情感》(1995)
《周渔的火车》(2002)
《女性瘾者》(2013)
《欲望都市》(1998-2008)
《秋天之前》(2016)
Queering the Work of Jane Austen Is Nothing New (https://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7/07/queering-the-work-of-jane-austen-is-nothing-new/533418/)
《回望:21世纪最后的直女英雄主义 | 协同写作00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ExMTE3Ng==&mid=2247487553&idx=1&sn=49890eda5f4f36ac36838cb194269946&chksm=ea5e3ca6dd29b5b06a0c13f9cde1f5aee02cfb572ae0f1d30218ae2d859dfae0e283c4553a99&token=425145330&lang=zh_CN#rd)
7-8-2023 • 4 minuten, 51 seconden
和100个人一起看《芭比》,达成✅ | 随机波动119
上周六,赶在北京暴雨前,我们举办了随机波动第一场线下观影会。用建国的话说,没有比《芭比》更适合随波女孩和男孩一起观看的了。它创新的语言和精巧的剧作结构,它对一个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消费符号的玩具的解构以及重新定义,它对新自由主义语境下女性处境的认识和巧妙呈现,它对男性温柔的戏谑和调侃,连同它在戏外激发的种种讨论,形成的以粉色为标志的影迷共同体,都说明了一点:它为女性带来了某些全新的体验,一种女性共有、共享、共同创造和更新的体验。
很开心我们能够和100名听众共享这种体验,我们也希望将它分享给没能来到现场的你们。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体验也并非全然同质化的、异常丝滑的,在最后的听众交流环节,大家带着各自的问题、疑虑与观点在现场交流和碰撞,做出理解彼此的努力和尝试,而这一切正是共情和连接的开始。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芭比的世界。
tips:受现场录音设备限制,节目效果一般,我们在微信公众号整理了文字版给大家,不想听的朋友可以移步阅读。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可爱随波女孩男孩
[03:20]建国小时候和芭比玩耍的体验:芭比打虎
[07:20]如何理解《芭比》中走进妇科诊所的最后一幕
[13:24]《芭比》中的母女关系和传承
[18:40]Barbieland的设定对男性十分友好和温和
[21:20]男性和女性的“自我”究竟是什么
[24:30]芭比和老奶奶对视:一种主体的、望向他人的目光
[27:20]女性觉醒意味着从知道到不知道
[33:40]我们对痛苦的讲述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应,但我们的快乐是什么
现场问答环节!
[40:50]主播们第一个想流泪的瞬间
[43:01]如何从跨性别的角度理解《芭比》
[50:43]如何理解Allen
[55:16]如何理解电影中的口号
[1:03:30]如何理解女权主义和平权主义
[1:08:30]当芭比平足后,她被审视了吗
[1:11:20]如何理解“最后资本胜过一切”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What was I Made for” by Billie Eilish,from Barbie The Album
过场/片尾:“Speed Drive” by Charlie XCX, from Barbie The Album
【本期题图】
随机波动观影会现场照片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大家好,这里是随机波动的「残酷二选一」游戏时间。本期节目既是对播客「心动女孩」游戏邀约的勇敢回应,也是我们内部传统技能的大曝光大分享——建国曾此前许多次为之琪和适野提出这类死亡问题,顽劣而残酷,包括但不限于上一期节目提到的:如果你只能在下面两份工作中二选一,选《人生切割术》里的工作还是《下一个素熙》里的工作?
我们仨对于「残酷二选一」的感受各不相同。有人觉得这个游戏类似于问一个人“想做鼹鼠还是松鼠”,好玩之处就在于难选但是安全;有人觉得正是因为无需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这样的选择,「残酷二选一」才具备一种游戏的性质,在真实世界里,我们总是有第三个选项可以选择或创造;有人在「残酷二选一」的过程中感到严重不适,试图在逼仄的空间中反抗游戏规则、在强制的限定中创造变量。至于这三个“有人”分别是谁,听完节目便可收获答案。
本期节目的25个问题都是我们仨自己想的,从生存(做一只恐龙or一只蜉蝣, etc)到生活(很饿的时候立刻吃一个白馒头or再饿两个小时吃田螺家宴, etc),从创作理想(写出绝世佳作但只能自己欣赏or作品普通平庸但拥趸众多, etc)到未来狂想(只能复活一个人,格雷伯or鲁迅, etc)。这些问题的设定以及对彼此回答的猜测,一方面包含着我们对彼此的理解,以及因理解而更显残酷的逼视,另一方面也呈现了我们许多的困惑、许多的无聊、许多的妄念、许多的盼望。
你觉得本期节目里的哪个问题最残酷?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是否想到了一些更残酷的问题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30]上期节目的残酷二选一:《人生切割术》里的工作or《下一个素熙》里的工作
[05:20]最经典/常见的残酷二选一:“电车难题”
游戏开始(规则:每人仅有一次拒绝选择的机会,并且要说出拒绝选择的理由)
[11:02]两只眼睛长在两个脚底板上 or 像二郎神一样有三只眼
[13:21]能够读懂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但不会说话 or 可以说话但无法阅读任何一门语言(包括母语)
[14:54]冬天没有暖气 or 夏天没有空调
[16:06]一个没有山的世界 or 一个没有海的世界
[17:30]做一只恐龙 or 做一只蜉蝣
[19:57]如果有机会给蚊子做基因改造,你会:让它静音or让它叮的包不痒
[21:04]坐高铁身边是哭闹的孩子 or 公放短视频的大爷
[24:41]打车司机有浓重体味 or 司机有路怒症
[26:56]跟一个体味很重但没有爹味的男性朋友吃一顿饭 or 跟一个体味香香但爹味很重的女性朋友吃一顿饭
[29:05]宠物性格很好但对谁都好 or 宠物脾气很臭但只对你好
[30:16]嘉宾很爱笑且一笑就爆麦 or 嘉宾每句话都有嗯嗯啊啊的口癖
[31:37]在很饿的时候立刻吃一个白馒头 or 再饿两个小时吃田螺家宴
[33:51]每天单程通勤2小时但做自己非常热爱的工作 or 每天不用通勤但做一份自己极其厌恶的工作
[35:39]只能循环播放一首歌,一首旋律很好听但歌词是废话文学的歌 or 一首旋律很难听但歌词像诗一样的歌
[37:30]有机会拥有全世界最厉害的一支笔,能写出绝世佳作但只能自己欣赏 or 作品普通平庸但拥趸众多
[40:34]你写出了一部获得顶级奖项的佳作但署的是别人的名字 or 你写出了一部公认很烂的作品但能赚到一大笔钱
[43:25]停更播客一次性获得一大笔钱 or 继续做节目但收入只够糊口
[44:32]假设你对除你之外的其他人类过敏,一个人度过一生 or 跟爱的人在一起但每天过敏
[45:32]当你老了,亲人爱人朋友陪伴着你而你患上阿兹海默症 or 你孤独一人但思维清晰表达健全
[46:39]失去五感中的一感但获得一个你想要的超能力 or 维持现状(要回答想要放弃的感官和获得的超能力分别是什么)
[48:42]如果只能复活一个人,格雷伯 or 鲁迅
[50:44]生在一个比较好的时代,以后越来越坏 or 生在一个比较坏的时代,未来越来越好
[53:36]假如存在一个女性统治的理想世界,你希望:其中的男性都可以生孩子 or 其中的男性都无法使用暴力
[56:48]假设你有一次改变别人命运的机会,你会选择:救活身患绝症的爱人 or 让你最恨的人立刻死亡
【本期节目音乐】
片头片尾来自“Way Back Then” by郑在日 from 《鱿鱼游戏》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2-7-2023 • 1 uur, 4 minuten, 14 seconden
【预告】流亡是流亡者的墓志铭 | In Her Own Words
「In Her Own Words」是随机波动推出的首个付费系列,包含六期正片和一期彩蛋,每月更新一期,年底放送彩蛋。
我们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提取出六个女性文学的主题,分别是:离散、家庭、关系、韩国、食物和结构。在每个主题下,我们将选取一部作品作为“代表文本”,对它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结构、叙事和语言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围绕它延伸出几个关联话题,结合更多相同主题的作品进行讨论。
在第一期的主题「离散」中,我们选择了荷兰籍前南斯拉夫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小说《疼痛部》作为代表文本。在后续的节目中,你还将听到爱丽丝·门罗、金爱烂、韩江、萨莉·鲁尼、埃莱娜·费兰特等女作家的作品。
本系列仅在小宇宙app发售,请在小宇宙搜索“随机波动”,点击主页上方banner购买,收听完整节目。
🌊
“如果回家确实就是死亡,流亡意味着失败,而出发的那一刻是我们唯一真正被赋予自由的时刻呢?”这是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在小说《疼痛部》中写下的句子。而这个句子,几乎是所有因战争、因暴政而不得不离开母国的离散者、流离失所者发出的共同诘问。
在In Her Own Words的第一期,我们想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王佳芝式的困境。流亡者与其母国的关系,仿佛一场既爱又恨的复杂纠缠,一种施虐和受虐之间的动力学。政治高压让人变成受虐狂,变成被害妄想症,让人在承受伤害的同时渴望疼痛,在远离伤害之后仍反复咀嚼痛苦,也让疼痛与伤害成为某种“愉悦”、某种背负,进而成为某种共同身份,成为自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流亡者并不天然构成一个联盟、一个共同体,流亡者内部是异质性的。在阶级、性别甚至种族的彼此交织中千差万别,在个体对战争对高压环境的反应中彼此各异。因此无数个“我”并不能化约为“我们”,某几个“我”也并不能为“我们”代言。
那么,当我们阅读流亡文学时,我们究竟在读什么?是一种强调特殊性的人种志——它是所有曾经经历过压迫、暴政、极权的国家和地区的缩影,还是强调普遍性的写作类型——比如如今已经被视为文学正典的史诗和英雄故事?
希望在阅读《疼痛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51]七期付费节目的主题介绍
[07:59]乌格雷西奇的生平和作品
[14:06]《疼痛部》因何得名?
[16:42]《疼痛部》的情节梳理
[19:54]女主角塔尼娅的两段情感关系
[26:17]故事中的SM元素:课堂和卧室中的微型战争
[29:46]谁是受害者,谁是加害者?
[32:27]女主角的受虐倾向和SM关系中的权力动力学
[35:41]“我”如何建构出“我们”,“我们”又如何崩解为“我”
[39:31]流亡者的文学类型是“悲喜剧”
[42:50]小国文学经常被当做人种志和观光指南
[46:53]什么是“完美流亡者”的刻板印象?
[52:37]流亡者的恋物癖、博物馆和异托邦
[59:39]文件V.S.纪念碑:书写和唤起记忆的伦理问题
[1:02:36]物的双重性:既是商品又是情感和回忆的载体
[1:07:36]“语言就是背后有军队的方言”
[1:14:49]流亡者的语言困难症
[1:19:43]张爱玲的乡音、母语和外语
[1:21:58]流亡写作的不可翻译性、自我重复和未完成的状态
[1:28:40]被浪漫化的流亡故事与其残酷真相
[1:31:34]现代人的漂泊日常是否就是一种流亡?
[1:33:03]华语世界中的离散文学
[1:34:07]朗读环节:每人分享始终最喜欢的一段话
【封面设计】
阿仁,新浪微博@阿仁Aaren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The Journey Home, by Yoav Ilan
White Walts, by Yoav Ilan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电影和文章】
《疼痛部》[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Thank You For Not Reading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记忆记忆》[俄]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柏林童年》[德]瓦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诞辰125周年:童年、恋物癖与流亡》傅适野(https://mp.weixin.qq.com/s/74T4lKb3PQAKsVC8Ls7L9Q)
《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美]大卫·格雷伯
《独腿旅行者》[德]赫塔·米勒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德]赫塔·米勒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德]赫塔·米勒
《文盲》[匈]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罗马日记》[美]裘帕·拉希莉
《想我的眷村兄弟们》朱天心
《纽约客》白先勇
《离岸流》凌岚
《飞往温哥华》蒋在
《在北方》张惠雯
《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黄心村
《色戒》(2007)
听众朋友们周三好,今天我们没有常规节目更新,但要跟大家介绍随机波动开设的一档新节目,叫No News Is Good News,今日无事发生。
这是一档资讯简报类的播客,像是一个音频版的newsletter,起步阶段我们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所以不定期更新(也就是在我们常规节目找不到选题的时候更新)。
在我们的想象中,它包含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则头条(聚焦于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本周适野将和我们分享她看椰树直播的观感);三则消息(我们三个会每人选择一条自己近期关注的新闻,本周的新闻性别含量高,怒气值更高,请大家做好准备);一个分享(可以一本书,一部电影,也可以一个物品、一道菜,本周建国将跟大家分享有助于排气的葱油蚕豆的菜谱);以及一封来信(第一期暂时空缺,欢迎大家踊跃来信)和一首音乐(作为节目的ending)。
新节目将在新的账号跟大家见面,请大家在小宇宙搜索“No News is Good News”点击“订阅”按钮,不定期查收我们的资讯简报。希望通过更多元的方式与大家保持联络,尽量不走散。
新节目的成长需要大家的参与和呵护,期待大家给我们来信,推荐你感兴趣的话题、分享你近期的生活,或者充实我们的音乐台曲库。无论是听众来信还是商务合作,都可以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新节目见吧!
20-6-2023 • 1 minuut, 58 seconden
【随机波动】healing&hearing01:三十岁的我,刚开始运动就瘸了
2023年如果有一个主题,那一定是关于伤痛和治愈的。在整个社会经历重大创伤后,我们该如何理解伤痛、言说伤痛,又该以何种方式疗愈自我,疗愈社会?以此为契机,随机波动推出全新系列——伤痛与治愈(Healing&Hearing)。
伤痛既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既是隐秘的,也是公共的。在话语和话语的交织中,在情感和情感的碰撞中,我们希望一些长期以来隐秘的伤痛显形,也希望找到诉说隐痛的语言,或者努力创造这样一种语言,一种联结。
本系列的第一期,我们聚焦一种常见的伤痛类型——运动损伤。我们的老朋友熊阿姨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爱上踢球后经历的崴脚、手术、康复的全过程。我们也邀请了运动康复师(aka我们的健康伙伴)郝悦,她参与和陪伴了熊阿姨的术后康复,也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很多人重返自己热爱的运动。
出现损伤后我们该如何应对?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正视运动损伤和身体损耗?受伤就代表我不适合这项运动吗?我们该如何在信任身体的同时善待身体?在康复过程中,当破碎和重建的步调不统一时,我们又该如何自我调试?更进一步,受伤意味着暂时性成为弱者,意味着对老去的预演,意味着我们开始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思考修复的成本和照护的职责,思考一个社会是否提供了足够安全友善的环境,让弱者也能安居其中、得到应有的照料。
最后,我们回到运动本身。过去三年,是很多人都感受到身体受限的三年,也是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身体和调动身体的三年。在和身体对话时,我们感到久违的自由。三年过后,面对巨大震荡的余波,面对整体性的无力和不确定感,运动是努力就会有结果,付出就会有回报。这个意义上,运动成为了个体心态和社会温度的指针,也成为了个体自我疗愈和修复的为数不多的方式之一。希望大家都能快乐运动、享受运动,同时善待身体、信任身体。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熊阿姨,媒体人,业余女足前锋
郝悦,现役物理治疗师,随机波动的健康伙伴
[03:30]熊阿姨受伤的前因在节目里早有铺垫
[08:21]什么是“手术的决心”
[14:19]运动只是加速了损伤,不动也会损伤
[19:42]熊阿姨为足球献祭了“阿克琉斯之踵”
[22:28]康复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29:30]在运动中和疼痛伴行是一种常态
[35:43]存在一些女性更高发的运动损伤吗?
[40:53]受伤让我们打开了弱势者的视角
[52:04]作为医生,真的能跟患者共情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Delete It, by Tom Howe, from Ted Lasso: Season 3
片尾:Goodbyes, by Tom Howe, from Ted Lasso: Season 3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4-6-2023 • 1 uur, 6 minuten, 3 seconden
【随机波动】朋友再见04:世界加速下坠,博士一读八年
朋友你好,你现在听到的,是随机波动策划的系列节目「朋友再见」。这是一份从各地发来的声音记录,是身在历史中的我们试图留下的一份档案、一种见证、一丝痕迹和一点回响。如果漂泊和流浪是如今我们都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希望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告别终有安放之处,希望那些没来得及进行的拥抱能在声波中踏上归途。也希望我们都能在恒常的不确定性中努力找到支点,在不知所终的旅途中努力不走散。
「朋友再见」第四期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适野的大学同学舒萌。今年夏天,舒萌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短暂回国休息之后,她将去往新加坡开始生活和事业的一个新阶段。在世界加速下坠的八年里做一项自己喜欢的研究,对她来说既是困难的,又是幸运的。就像她说的,唯一的安慰是,写下去本身会给你回报。
如果你有关于告别和移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写信给我们。来信请注明#朋友再见#,我们的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舒萌,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
[02:45]舒萌向家人们汇报近况:博士毕业,回到亚洲!
[07:40]舒萌跨国搬家体验:所有可以扔掉的东西,都是已经完成的自我不需要的东西
[08:40]在白人社会做一位少数族裔女性的体验
[15:50]当新加坡成为学术中转站:立足亚洲,眺望国际
[18:18]灵魂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博士?
[21:20]读博士是一项说服型工作,是在现有结构上撬开一个口
[32:50]“文凭社会”是阶层固化的一种体现
[35:50]再议美国政治正确风潮:过度强调个体经验会丧失联结的可能
[40:30]个体的原子化,不分中美
[46:40]人人都是销售员,也都是消费者
[53:30]关系的普遍商品化
[1:01:03]提出用金钱解决问题的往往是权力上位者
[1:04:30]家务分工大讨论:如何在不商品化家务劳动的前提下协商和分配家务
[1:10:50]为何我们会认为“学历贬值”?教育是投资还是消费?
[1:16:10]如今社会的容错率已很低,年轻人已经无法自由探索
[1:22:20]结尾真情告白时刻(眼泪预警)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I’ll Be There For You” by Rembrandts from 90s
片尾:“Today” by 梁咏琪 from Today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林奕含将性侵比喻成奥斯维辛,林棹在《流溪》里形容一具身体承受的暴力与一次核爆炸不相上下。这其中似乎存在某种光谱,一端是具体的、身体的、微观的,另一端是宏大叙事,是战争,是革命,是关乎人类命运的灾难。女性写作遍布这个光谱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点上又有着无数种写法——赫塔·米勒和托卡尔丘克把历史写得像诗歌、像星阵,韩江把伤痛的具身性转化为公共性,萨莉·鲁尼书写着现代化的传统、剖面上的永恒、缠绕着的直白,林奕含实践了一种噩梦重温、鲜血淋漓的文学献祭。
我们和张悦然一起,试图沿着一条名为“女性与政治”的线索,梳理这些我们喜爱的女作家们。多丽丝·莱辛是其中绕不过的一位。她热烈拥抱共产主义和女性主义又决绝地抛弃它们,多年以后,无论是读她的小说、书信还是传记,人们想看见的和已看见的,似乎已完全是莱辛的生活和“主义”,是她是否真的抛弃了两个孩子,是她的传记与小说的差异探秘,而不再是文学本身。
对于女作家而言,是否只有完全地交付自我这一个选择?把自我交出去,换来的又是什么呢?是乞求似的“请你来读读我的故事”吗?还是在创作中保有自我,而在生活中做一个“正常的人”?当张悦然说“我不正常”的时候,我们三个诧异了一会,大笑了一会儿,也难过了一会儿。毕竟,我们都不正常。
在这期节目里,张悦然既是作家也是读者,既是文学的人也是普通的人。这也是我们讨论女作家与政治的方式与意义——政治是每一代人都“有资格”书写文革,政治是女性被凝视、评判、骚扰时的自我怀疑和遍体鳞伤,政治是我们跳进跳出文学审视自身与生活,政治是我们意识到自己不正常,而这一正常标准的制定者最不正常。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张悦然,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04:26]赫塔·米勒如何书写饥饿与极权的空洞
[11:07]性侵与大屠杀,痛苦存在比较级吗?
[13:49]上一代作家是大历史的亲历者,垄断了那部分叙事
[17:03]如何看待萨莉·鲁尼小说中的政治元素
[26:53]为什么阅读莱辛作品的人少了,但关注她生平的人多了
[38:35]在一些极致的文本里, 女作家向捐躯一样把自己捐给了文学
[40:31]女作家为什么时常会觉得自己不正常?
[46:35]社会环境是否支持女性做一个“没那么正常”的母亲
[50:24]男性经常觉得女性不理性
[58:35]后更年轻女性到达了没有性别的状态
[1:03:10]《房思琪》是如何描写性的?
【本期节目提到的节目、书籍和文章】
看理想《女作家:性别、存在与文学的想象力》张悦然
《随机波动094:性的湮灭》
《随机波动:女性拥有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呢?》
《呼吸秋千》赫塔·米勒
《白》韩江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聊天记录》萨莉·鲁尼
《顿悟的时刻》《茧》张悦然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蕾切尔·卡斯克
《金色笔记》《到十九号房间去》《第五个孩子》多丽丝·莱辛
《证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染血之室》安吉拉·卡特
《同意》瓦内莎·斯普林格拉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黄心村
《母性与自由:一位女性可以同时成为好作家和好妈妈吗?》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959621.html
《作家该如何书写父权制的暴力,才能既吸引读者又免于被暴力狂利用?》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586084.html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Chatting with Lorraine, by Stephen Rennicks, from Normal People OST
片尾:I Drink Wine, by Adele, from 30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0-5-2023 • 1 uur, 16 minuten, 44 seconden
【随机波动113】离开Beef那些发疯剧,我们要回到怎样的现实世界?
【⚠️说在前面:本期节目有剧透】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们除了在为那些性侵犯、性骚扰的新闻而愤怒之外,还在为一部美剧而焦心,它就是由《瞬息全宇宙》的制片公司A24出品,黄阿丽和史蒂文·元主演的亚裔题材美剧《怒呛人生》。
本期节目的嘉宾Eileen Chow说这是一部“Cringe Drama”——那种让人看得抓心挠肝却又欲罢不能的故事,主角的人生是一路下坠的,观众的心仿佛也要跟着下坠。但对于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观众来说,这部剧扰动的不安,似乎又远远超出这个故事本身:它既是好莱坞亚裔崛起背景下的作品,又是中国观众看来的东亚窒息故事;既和《摘金奇缘》《瞬息全宇宙》同一序列,又能跟《黑暗荣耀》《重启人生》横向对比;既呈现了复杂的交叉性,种族、阶级、性别彼此缠绕、层层叠加,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发疯剧、爽剧,让人获得了宣泄过后第二天继续搬砖的力气。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和Eileen从这部剧出发,聊到亚裔在美国社会更纵深的历史和更广阔的图景,也聊到在后疫情时代普遍的混乱和绝望情绪下,面对难以改变的现实、注定无效的沟通,除了遁入影视剧创造的一个虚拟时空,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周成荫,Eileen Chow,学者、杜克大学故事实验室负责人
[03:50]Beef观剧感受大讨论:此剧需要trigger warning
[08:00]车跟车亲密接触,人和人身体接触
[10:20]Beef呈现了亚裔光谱的两极:模范精英亚裔女性vs底层亚裔男性
[16:27]Beef以一种不说教的方式呈现了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
[20:33]日裔在亚裔中的独特地位和二战后美国日本的关系息息相关
[23:40]“东亚”和“亚裔”是两个不衔接的概念,“亚裔”是始于1960年代的一个政治概念
[29:40]Beef的突破在于打破了模范亚裔形象
[35:40]Anti-Asian hate会让亚裔更团结吗?
[41:20]这个世界是令人愤怒的,而愤怒是有意义的
[45:20]白人女性Jordan:精神白男,殖民幽灵
[50:51]you can have it all是一种骗局
[1:01:50]复仇爽剧成为维持现有结构的安慰剂
[1:06:30]当暴力成为一种升华
[1:09:30]虚构的和解vs现实中合时宜的、瞬间的联结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 Beef”
片尾:“A New Hope”
All by Bobby Krlic,from BEEF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4-5-2023 • 1 uur, 15 minuten, 48 seconden
【随机波动112】单身生育与父权幽灵
这并非我们第一次讨论单身生育。早在剩余价值时期,我们曾讨论过冻卵和代孕问题,彼时中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刚在北京开庭不久。原告徐枣枣在2018年12月起诉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科医院,该院以未婚为由拒绝为枣枣冻卵。四年多时间过去了,该案二审将于5月9日开庭。
我们怀着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再一次尝试讨论单身生育。这四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的生育登记制度正在做出相应改革和调整,保护单身生育合法权益的新闻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这四年仍不足以撼动某些长久存在的社会惯性,比如与生育高度绑定的异性恋婚姻关系,比如对基因的迷思甚至迷恋,再比如男性捐精被认为是“为全人类的延续做贡献”,而女性冻卵则仍面临制度上的重重限制。这些惯性足够强大,以至于它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可以吸纳和承接遵守它的人,排斥和惩罚违背它的人。后者包括了非婚生育的异性恋女性、同性恋女性,以及不愿意生育的女性。
但这四年也是某种新的开始。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这种惯性,或用肉身去抵抗这种惯性。大家开始看到单身生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或拓宽婚姻制度的定义,或尝试跳出这一制度,看到女性生育权和父权制及国家话语解绑的可能。这个过程注定是艰难的,父权制的幽灵时隐时现,作为且新且旧的中间物,我们是矛盾的、撕扯的、纠结的。但好在这一过程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停止。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Iris,关注女性和性少数议题的写作者
[01:09]单身生育的情况是复杂而多元的
[07:49]首先,需要一颗精子
[12:42]基因还是迷因,挑选精子的偏好
[20:29]在国内,辅助生殖技术目前还不对单身女性开放
[24:39]政策看似放开了,实际呢?
[28:13]一张免费的结婚证究竟保障了多少权益
[35:13]这个世界是为顺直人设计的
[39:41]在只有妈妈的家庭里,隔代抚养和家务外包依然是育儿劳动的解决办法
[47:06]父权制的幽灵依然盘旋
[55:20]宏观社会的变化是由无意识推动的
[1:01:10]积极的或消极的生育自由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期节目参考资料】
《单身生育就可以女人当家吗?》,作者:徐鲁青,刊于《界面文化》
《女人当家?单身生育和性别角色的重新协商》,作者:高晓君,刊于《妇女研究论丛》
【本期节目题图】
Colin Booth. Allsorts, 1998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Despedidas, by Ivan Palomares, from La Cocinera de Castamar
片尾:Los Trabajadores de Castamar, by Ivan Palomares, from La Cocinera de Castamar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6-4-2023 • 1 uur, 9 minuten, 39 seconden
【随机波动111】对花粉过敏,对阳光过敏,对生活也过敏
今天春天,适野和之琪都无可救药地过敏了。在雾霾、沙尘、花粉和柳絮的轮番袭击之下,我们本就因新冠而变得更加脆弱的上呼吸道全无招架之力,呼吸这一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前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有幸免于过敏性鼻炎的建国,又对紫外线严重过敏,对于一个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来说,享受阳光总是以水泥般的防晒霜为代价。
本期节目我们从各自的过敏经验聊起,聊到了科学和文化意义上的过敏。随着医学对过敏认识的发展,过敏是如何被去污名化的;大众对过敏的理解又是如何从一种个体的缺陷,转变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的。正如过敏让呼吸显形,污染也让空气显形,工业革命带来的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现代性的甜蜜承诺,同时也是噩梦和诅咒。
伴随着本期音频一同呈现的,是我们向听众征集的过敏来信。在这些信中,大家从作为生理反应的过敏,写到了作为隐喻的过敏,我们不仅对花粉过敏、对食物过敏,还对政治过敏、对贫穷过敏、对爱情过敏。正如听众切博士所写,无论是身体上或是精神上的过敏,都是主体的边界被打破和入侵后的一种混乱和痛苦的状态,这种主体性的危机,不仅发生在人与环境之间,也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欢迎在随机波动微信公众号查收本期过敏来信。
温馨提示:过敏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我们的闲谈如有不周欢迎指正。本节目不提供任何医疗建议,过敏的朋友请及时检查并遵医嘱。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10]今年春天饱受花粉症困扰的我们
[07:20]因口呼吸引发的焦虑
[09:30]接受哮喘,意味着接受慢性病病人的身份
[11:50]现场中文教学:荨麻疹的正确读法:)
[15:07]人类对过敏的认识有漫长的历史
[17:13]在19世纪的英国,花粉症是一种“富贵病”
[20:20]过敏症与home dust
[28:20]人终有一死,要么死于过敏,要么死于其他
[31:20]回溯父母的过敏症,就是看家族历史如何在我们身上显形
[36:20]作为“挡箭牌”的过敏和作为“诊断”的十六型人格
[40:10]对过敏的普遍理解是基于正常和异常的对立
[42:30]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文明观和帝国秩序
[45:20]瘴气、雾和烟:英国人如何理解污染及其源头
[53:10]如何理解空气污染:从阶级区隔视角到权力视角
[57:10]现代性是让大气显形的过程
[59:10]个体的日常生活VS地球长久以来的巨变:如何理解深时以及它和个体经验的断裂
[1:08:40]隐喻意义上的过敏:“我对生活过敏”
[1:10:20]“窒息play”:此地一场没有退出机制的SM游戏
[1:13:30]三年过后,我们如何重新理解过敏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影音】
Allergy:The History of a Modern Malady by Mark Jackson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英]马修·史密斯 著
《过敏大流行:微生物的消失与免疫系统的永恒之战》[美]莫伊塞斯·贝拉斯克斯-曼诺夫 著
《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美]彼得·索尔谢姆 著
Terror of the Air by Peter Sloterdijk
《赡养人类》刘慈欣 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 Last of Us” by Gustavo Santaolalla,from The Last of Us
片尾:“Air” by Aage Kvalbein, Iver Kleive,from Til Tr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9-4-2023 • 1 uur, 15 minuten, 19 seconden
【随机波动110】春日书影剧:从旧的幸福剧场出走的人
时隔一年半,久违的书影剧大礼包重现随机江湖!
本期始于最近让姐姐们(特指之琪和适野)上头的国产剧《爱情而已》。这部剧的一大看点,是将故事设定为竞技体育题材。吴磊饰演的宋三川拥有竞技体育能带给人的最好的特质——阳光、积极、纯粹、专注,想要变强,但从不凌弱,相信自己,也关怀他人。有趣的是,当我们回归现实,在《爱情而已》播出的同时,“张继科事件”出现在热搜。现实中的男性运动员再次刺破荧幕中的理想化身,让女性观众惊醒并恍然大悟:在现实生活中,“宋三川”更多的是女性而非男性。
而这部剧的发展动力,在于建立了一种年轻男孩和女性/中年男人的二元叙事,这是一个年轻男孩和女性不断被中年男性以及他们的统治辜负的故事。也正因如此,年轻男性和女性才得以在剧中结成同盟,一起反抗,一起成长,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亲密关系里。然而回看现实世界,年轻男性就一定不会转化为中年男性吗?年轻男性和女性就必然结成同盟吗?爱情会辜负你,工作就一定不会吗?
类似的,在同为运动题材的英剧《足球教练》中,这种发展动力学也贯穿其中。作为一个美式橄榄球教练,Ted Lasso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现在传统男子气概统摄的足球运动中,与此同时,女性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同样也是一个边缘者和少数派联合起来,颠覆、挑战和更新传统男性运动叙事的故事。在这种另类叙事中,我们看到联结的建立,同盟的诞生,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关怀他人为基础的理想社区。它往往美好到让人落泪。
更进一步,我们试图在这期节目中拓宽边缘人和少数派的边界。从电影《女孩》中那个想要变性的芭蕾小男孩,到《成为上野千鹤子》中上野对于理想生活和理想伴侣的反思,意识到边缘的边界,有助于我们反思“快乐和幸福生活”这种如今日渐式微的话语——长大、成人、相夫、教子的旧脚本已经逐渐失去对女性的吸引力,“只要找到对的人,就能幸福”这样的承诺已再反复实践但失效后逐渐破损。那我们如今体会到的困惑、纠结甚至痛苦意味着什么呢?它或许意味着传统“幸福剧场”的崩塌,意味着旧脚本的溃败,意味着一种进步,一种氤氲的、模糊的、但必将是全新且极具创造力的叙述。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53]春天,宜出行
[04:42]随机春日福利
[09:10]让姐姐上头的《爱情而已》
[13:08]大厂的工作是如何包裹人的
[16:06]“姐狗文学”里最真实的是中年男人
[27:03]“姐狗恋”的前提是中年男人不断辜负女性和孩子
[36:47]爱情会辜负你,但工作不会,真的吗?
[29:59]现实中的“宋三川”更多是女性
[47:48]另类运动剧集Ted Lasso
[53:29]电影《女孩》如何打开跨性别者的内部视角
[1:00:21]理想的男女关系也是现代性神话
[1:17:40]《植物妻子》&《素食者》:自由和死亡是同时达成的
【随机福利】
4月20日是NET-A-PORTER颇特天猫超品日,颇特为你的春天出游计划准备了10000+件单品!现在去颇特天猫店找客服报「随机波动」,即可领取满2000减200的优惠卷,有效期从4月10日起,到4月23日止。祝大家春天快乐!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国产剧《爱情而已》
英剧《足球教练》
美剧《英文系主任》
电影《女孩》
《人物》文章《成为上野千鹤子》(https://mp.weixin.qq.com/s/xXp7duEpFt2iXn7QOWaMaA)
The Promise of Happiness by Sara Ahmed
《植物妻子》韩江
《素食者》韩江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What Floor, by idokay
片尾:One Moment, by Lenka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5-4-2023 • 1 uur, 26 minuten, 44 seconden
【随机波动】如果要与时间抗衡,你愿如何重启人生?
2023年3月28日,坂本龙一在与病魔缠斗九年后,在日本东京都内的一家医院去世。在衰老、疾病以及终将到来的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丰沛的才华和创造力终究抵不过时间在肉身上留下的痕迹。时间能腐蚀,能吞噬,横扫一切存在。但才华和创造力,也能阻拦时间,与时间斡旋。在他留下的无数作品中,在那些跳动的音符中,在那从指尖流淌而出的旋律中,他达成某种不朽,靠想象力与创造力,与时间对抗。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得以穿越时空,和古埃及时期的纳芙蒂蒂王后不断对话,观看一个文化符号如何在流过历史之河时变得充实、丰盈、生动;我们得以用今日之眼光,探照历史晦暗之处,照亮那些被遮蔽、被噤声的女性生命;我们得以在音乐、在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看时间如何被把玩,看性别如何被对调,看女性如何颠覆传统,开创全新浪潮;我们也得以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看到人生重启,时光逆转。借助艺术和文学不老的眼睛,我们得以在时间之海中徜徉,永续年轻。
我们也终于有机会重新定义想象力,发现平凡琐碎的日常中那些闪闪发光的超级英雄——不再是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男性,而是在对他人的关怀和照料中用心生活的女人们。
欢迎你和我们一起,踏上这趟想象力之旅。
本期节目由随机波动与海蓝之谜联合呈现。感谢全新海蓝之谜奇迹云绒霜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全新云绒质地,搭载愈颜抗老科技,修护之上,加乘抗老,让生命力由内而外蓬勃涌动,永续年轻奇迹。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张宇凌,艺术史学者、作家、独立策展人,著有《竹不如肉》
[02:01]“美人儿来了”:纳芙蒂蒂的性别倒错和不朽传说
[15:20]“给我唯一的欲望”:玛丽·都铎的信仰与爱欲
[21:47]图像的暧昧性正是图像的魅力所在
[26:30]历史上为何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28:45]阿布拉莫维奇的新作《七死一生》
[34:11]《奥兰多》背后是一个女性调动想象力去争取表达自由的故事
[37:21]《奥兰多》是伍尔夫玩的一个时间游戏
[47:51]《重启人生》是日常琐碎中的英雄主义
[59:54]想象力可以突破时间、性别的限制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Story of a Hero, by Max H.
片尾:The Grand Chopin Nocturne, by Sebastian Pangal
【本期节目题图】
《夫人与独角兽》壁毯系列之《献给我唯一的欲望》,约15世纪末,巴黎克吕尼博物馆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7-4-2023 • 1 uur, 3 minuten, 45 seconden
【随机波动109】孩子是谁的孩子,意义是什么意义
在作家马原的城堡里,在三月凌晨的街头上,我们都看见了那样一个小孩。ta被罩在父母织成的网中,ta的愿望被否定和拒绝,ta有许多委屈与悲伤,ta的面庞在无数陌生人眼前闪现然后消失不见。
在这两个与儿童相关的互联网热点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争论:拒绝为儿子治病的父亲错了吗?违法了吗?我们可以借由这件事情“审判”他吗?究竟该由谁来决定什么是“为孩子好”?是一个具象的父亲还是一个抽象的国家?以及,年幼的孩子不睡觉应该受到惩罚吗?“以魔法打败魔法”有何不可呢?这次街头遛娃是一次表演吗?这样的视频呈现是成年人对儿童的剥削吗?
怀着对于儿童福祉、儿童隐私的许多疑问,我们邀请了心理治疗师、心理博主严艺家做客本期节目。我们在探问所有这些争议的核心时发现,这本质上是孩子属于谁的问题。一个儿童属于ta自己还是属于父母,不同的社会文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对于不同社会的养育文化、不同家庭的动力模式,艺家提醒我们保持觉察和省思。在中国和英国做心理治疗师的工作经验让她意识到,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很多问题没有灵丹妙药。虽然养育绝非易事、没有完美父母,但我们对于儿童福祉的追问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期节目的最后,我们把话题拉回当下,回到三年后经历了集体创伤的我们所有人的身上。去年此时的经历与伤痛正在一点点从人们心底浮出来,逐渐显现和表达,许多人求助于心理咨询,或试图从中重新发现意义。艺家说,代际轮回中的集体创伤并不是虚无的概念,而创造意义是我们度过很多无法选择的苦难时的必然过程。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严艺家,心理治疗师,新浪微博@严艺家
[06:27]对《城堡里的马原》一文的感受
[10:51]儿童是否具有主体性,不同社会文化有不同的答案
[16:25]父母和儿童,究竟谁该接受心理咨询
[20:50]英国语境下的儿童福祉(well-being)
[27:24]在具体工作中如何保障儿童生命权(safeguarding)
[34: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我们都是“忠诚的”
[38:40]在保障儿童生命权之后,如何帮助儿童发展
[43:08]深夜遛娃视频为何让观者感到不适
[47:30]家长是否可以既真实又正确
[54:20]在家庭中,女性和儿童都处于弱势地位
[58:20]社交媒体时代,儿童影像展示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64:20]一年之后,儿童的心理创伤才开始显现
[73:10]报团取暖和言说也是康复的一部分
[80:40]meaning making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84:40]找到投缘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运气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Adagio in B Minor, K.540” by 傅聪,from Mozart:Great Piano Works
片尾:“Choral: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639 (Arr. Busoni)” by Nelson Freire/Johann Sebastian Bach, from “Silent Night - Bach”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朋友你好,你现在听到的,是随机波动策划的全新系列节目「朋友再见」。这是一份从各地发来的声音记录,是身在历史中的我们试图留下的一份档案、一种见证、一丝痕迹和一点回响。如果漂泊和流浪是如今我们都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希望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告别终有安放之处,希望那些没来得及进行的拥抱能在声波中踏上归途。也希望我们都能在恒常的不确定性中努力找到支点,在不知所终的旅途中努力不走散。
「朋友再见」第二期的嘉宾是《人物》杂志的主笔安小庆。今年小庆一个人搬到了大理,谈到搬家的原因,她说只是为了能够顺畅地呼吸,能够在巨大的痛苦和荒谬中活下去。
如果你有关于告别和移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写信给我们。来信请注明#朋友再见#,我们的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安小庆,媒体人,《人物》杂志主笔
[01:35]《人物》杂志女性报道集《她们和她们》上市啦!
[04:48]搬到大理只是为了活下去
[12:54]我们的创伤、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
[27:20]在整理人生“剩余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
[39:43]“大理国”的日常:不谈政事,享受生活
[45:28]离开是一种特权吗?
[1:02:38]当山下的世界巨变,上山还有纯粹的快乐吗?
[1:07:59]跟家人“政治出柜”之后,如何在家庭群里战斗?
[1:16:24]在具体的关系中思考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1:22:02]像树一样用身体记录,像森林一样站在一起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Caroline, by Taylor Swift, From Carolina
片尾:Under the Shadows, by Random Forest, from Random Fore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在两年前,颜怡颜悦第一次来做客时,她们正在思考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意味着什么,她们也很坚定地认为,所有创作都是为弱势者服务的。两年后,在巨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中,在生活的裂隙中,在逃逸出语言之外的那些感受中,她们汲取创作的灵感和作为弱势者而活下去的动力。她们说,如今我们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另一个女性的遭遇。希望我们都能以另一个女性的遭遇为起点,去感受,去联结,也不停地去创造。
本节目是随机波动与开云集团“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合作推出的系列节目的第一期。我们邀请了三组中国女性艺术家和创作者,她们分别是脱口秀演员、编剧颜怡颜悦,作家、诗人、学者倪湛舸,以及导演、编剧邵艺辉。她们的作品中既有悲剧也有喜剧,既有小时代也有大历史,她们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笔触去关怀、去抚慰、去讽刺也去颠覆。
开云集团是全球高端精品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古驰(Gucci)、圣罗兰(Saint Laurent)、葆蝶家(Bottega Veneta)、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和宝诗龙(Boucheron)等。2015年,开云集团首次启动了“Women in Motion 跃动她影”项目,通过在戛纳电影节上设立“跃动她影奖”,关注并表彰女性在电影领域的贡献,巩俐、简·方达、伊莎贝尔·于佩尔等知名女性电影人都是“跃动她影奖”的得主。其后,“ 跃动她影”更逐步延展至摄影、艺术、设计、编舞及音乐等不同艺术领域。2021年,“跃动她影”在中国正式升级为专注女性艺术家互动与报道的全球社群平台,依托“跃动她影”官方微信公众号,探索艺术创作背后的女性声音和面孔。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20]快问快答
[20:10]这两年,朋友们过得好吗?
[23:30]创作是去对抗和解释动荡
[24:40]允许自己把不健康的状态呈现出来,像核爆后的变色龙
[29:30]幽默和社会议题的关系
[35:30]幽默的标准是男性定义的吗?
[41:10]对女性群体的划分也是一种厌女的表现
[48:20]当你能获得利益的时候,立即能看到代价有多大
[54:20]有钱和有钱感
[59:20]蔡明老师对颜怡颜悦的鼓励:先做对的,再做好的
[1:07:35]我们现在唯一能相信的、并且优先相信的就是另一个女性的遭遇
[1:11:20]颜怡颜悦近期书单:《看不见的女性》《烦人的爱》《论家用电器》
【本期节目嘉宾】
颜怡,颜悦,脱口秀演员、编剧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Chevelat” by idokay
过场:“Happy Gypsy” by Max. H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30-11-2022 • 1 uur, 20 minuten, 26 seconden
【随机波动】许子东:文学通常不提供答案,但它提出问题
11月9日,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在北京颁奖,作家林棹凭借《潮汐图》获得首奖。这是一次特别的颁奖礼。两位短名单入围者郭爽和林棹由于弹窗无法进京,只能视频连线接入讨论。本届颁奖礼的主持人许子东老师当日上午方才结束隔离,抵达北京,带着些许困惑与疲惫,走进了聚光灯里。
今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主题是“从此刻出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样一个此刻呢?在许子东看来,“从此刻出发不知去哪里,这是比历年都更加突出的一个情绪和心理。”而此刻,只是我们肉身之所在,重要的是如何看昨天,和如何走向明天。对我们的存在是如此,对文学也是如此。
在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五周年之际,主办方也通过系列论坛回顾了文学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一贯精彩的评委论坛之外,今年还新增了前四届首奖得主组成的作家论坛,以及读书博主们组成的读者论坛,从评委、青年作家、读者三个角度探讨了青年文学的不同面向。我们和许子东老师的这次对话,也或可构成对三场论坛、五年评奖的一次回顾和总结。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节目嘉宾】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客席教授、华东师大紫江讲座教授
[3:04]许老师首次当报幕员的感想
[06:05]文学奖的作用:肯定读者价值观,给读者以信心
[11:10]文学奖的两种形态:评职称的和不评职称的
[14:03]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像随机陪审团
[19:40]从此刻出发,不知去哪里
[23:04]将文学放在历史的、政治的脉络中看
[33:08]因为我们现在感官敏锐了,才觉得痛
[39:09]知识分子、农民和官员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轴
[44:15]《潮汐图》中隐藏着香港岛的起源
[48:30]许老师文本细读小课堂!以《潮汐图》为例
[1:02:40]许老师文学小课堂:何为“细密派写实主义”
[1:12:04]香港文学实际上继承了五四传统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We Found Each Other” by Birraj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6-11-2022 • 1 uur, 33 minuten, 32 seconden
【随机波动】朋友再见01:如今我们告别时,不再相信会重逢
朋友你好,你即将听到的,是随机波动策划的全新系列节目「朋友再见」。这是一份从各地发来的声音记录,是身在历史中的我们试图留下的一份档案、一种见证、一丝痕迹和一点回响。如果漂泊和流浪是如今我们都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希望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告别终有安放之处,希望那些没来得及进行的拥抱能在声波中踏上归途。也希望我们都能在恒常的不确定性中努力找到支点,在不知所终的旅途中努力不走散。
第一期「朋友再见」的嘉宾是人类学者袁长庚和安孟竹。今年夏天,他们带着3只猫咪和7000本书从广东深圳迁到了云南昆明。
如果你有关于告别和移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写信给我们。来信请注明#朋友再见#,我们的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袁长庚,安孟竹:旅居云南的人类学者
[06:18]为什么从深圳搬家到昆明
[13:01]告别是这个时代的生活常态
[19:40]做出搬家决定后,以周为单位计量生活
[24:30]目的地的选择是一个困难却良性的协商过程
[29:20]和命运做猫鼠游戏的我们是“正常的”现代人
[38:30]重新审视身体感
[42:06]上岸和离岸,漂泊和四散
[54:50]在空间日益收缩时如何理解日常生活
[1:20:50]不断下坠的过程中存在新的契机吗
[1:31:40]两个爱人的生成就是两个公民的生成
[1:37:40]人类在对宠物的照护中学到了什么?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清唱由建国和狗狗合作完成
“Bella Ciao(Piano Version)” by Legend The Band
“Bella Ciao (Flute)” by Bella Ciao Ensembl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3-11-2022 • 1 uur, 48 minuten, 9 seconden
【随机波动102】就以今日做现实支点,和黄心村共读张爱玲
2017年,黄心村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北美学界,来到香港大学文学院任教。2020年,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将她封锁在香港,无处可去,埋首于港大校园的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再一次与她博士论文的书写对象相遇。这个人就是张爱玲。
张爱玲在1939年夏天来到港大文学院读书,她住在后山宝珊道上的圣母堂女生宿舍,到本部大楼上课,要走过一条蜿蜒的山路。黄心村的新书《缘起香港》,便从这一条山路写起。她沿着这条路走了一个来回,推测十八九岁的张爱玲的步速,体会她初到香港时“一片空白,十分轻快”的心情。黄心村是这样回到张爱玲研究的:以一种空间的、身体的、情感的方式。
正如这条蜿蜒迂回的山路,在这本书中,黄心村试图打破文学史的线性叙述,在一个世界文学的视野里去审视张爱玲,重估她的文学和人生。黄心村坦承,这样抛弃了既成学术框架的写作,让她感到“惴惴”,同时也是一种欣喜的出走,正如她从历史的碎片中打捞出来的那些人物一样,她也成了一个出走的人。正因为出走,才在现世与隔世的交叠、时间和空间的缝隙中,再次发现了张爱玲和她背后文学的草蛇灰线。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张爱玲的青年时代、求学故事,一直聊到她的晚年境遇、晚期写作,跟随黄老师的研究,一起重新认识了一个港大的张爱玲、香港的张爱玲,同时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张爱玲。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黄心村,香港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教授
[03:16]人物身上的“in-betweenness”
[10:53]没有既成学术体系支撑的写作令人惴惴
[13:26]何谓“世界主义”
[16:51]张爱玲的“鬼气”是拍不出来的
[19:59]《红楼梦》和张爱玲都超越了线性的文学史观
[22:35]小布包、可携带的胶囊和张爱玲的文学基因库
[27:02]《小团圆》不是自传是虚构作品
[32:38]如何评价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40:18]张爱玲如何书写伤痛
[47:37]写作《缘起香港》是一个疗愈的过程
[52:28]张爱玲是一种方法
[55:05]电影《第一炉香》把姑妈拍成了甄嬛
[1:00:35]《色,戒》写的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战争
[1:07:31]张爱玲的晚景是否凄凉
【本期节目题图】
_“Collected Drawings of Eileen Chang 1936 – 1946” _By Chen Mi Ji Cultural Productions Hong Kong 2007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我的眼睛模糊了》,by潘迪华,from《给我一杯爱的咖啡》
片尾:I Have Been In You, by Frank Zappa, from《春光乍泄》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6-10-2022 • 1 uur, 14 minuten, 19 seconden
【随机波动101】王梆 x 张天翼:什么是文学,是末日危机,是鞋中砂砾
王梆与张天翼是彼此小说的读者,她们为对方语言的质感、比喻的精妙而悄悄赞叹,也因对方文字的光芒和写作的激情而生出一种珍惜。王梆的短篇小说集《假装在西贡》中有篇目致敬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而天翼的《如雪如山》时而闪现爱丽丝·门罗的影子,我们想,既然阿特伍德和门罗是同时代的伟大女性写作者,我们为什么不邀请在同一个时代写作的王梆和天翼坐下来聊一次天呢?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期节目。
这两本小说集在某种程度上写的都是女性的命运——天翼的写作关注卧室里的不安、鞋里的沙子、日常的裂缝、一瞬间的虚荣或恨意;王梆的故事里有南方、有异国,也有反乌托邦的末日气息,“归根到底是关于女性的挣扎、抗争和坚持”。所谓女性议题不是她们写作的出发点,小说也并不作为她们的观念的注释而存在。如果议题性并非她们小说的“果核”,那什么才是?
对王梆和天翼来说,创作中的性别自觉是艰难地成长出来的,从疼痛和疤痕中来,也从告别和自省中来。天翼至今仍时时检视自身受到性别规训所留下的残余,而作为女性读者总是毫不费力就能辨识出某段外貌描写中的凝视意味。
在对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两本小说集在语感、节奏、气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向我们揭示了语言生成的奥妙,似乎一地的天气、河流、气味和湿度都参与构筑了一个人的语言。生活在英国的王梆此刻正在试图用英文写作小说——非母语的写作将是怎样一次探险?面对当下的虚构又要如何在战争危机的阴云上安顿自我呢?我们把这次聊天的最后一部分命名为Write and Survive,以期作为一种共勉——前途未卜,感受新鲜,我们或许都应努力把当下的知觉翻译成文字,不要放弃表达。
https://files.fireside.fm/file/fireside-uploads/images/a/a05075d5-4f3a-45ac-afff-580f795c5d77/hUf6Oprl.png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王梆,作家,著有《假装在西贡》《贫穷的质感》
张天翼,作家,著有《如雪如山》《性盲症患者的爱情》《扑火》等
[06:13]王梆天翼大型互夸现场
[10:30]王梆书中的神奇比喻
[14:30]为什么书写日常?因为让人疲惫的不是高山,是鞋里的沙子
[17:50]拥抱日常,拥抱简奥斯汀小说中“贫穷的质感”
[27:40]在小说中,议题是“果核”吗
[34:50]作为创作者,如何面对有关“政治正确”的审查
[50:30]两位作者的性别意识觉醒之路
[57:20]小说存在南方思维和北方思维之分吗
[1:09:10]只要母语在,故乡就不会丢失
[1:21:20]用外语写作,写出一个不受审查和束缚的自己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Rhea” by Yehezkel Raz
片尾:“A Moon Walk” by Yehezkel Raz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你是否已发现:酷热如今夏,树蝉却变得比童年记忆里安静许多;当交通和生产再度开启,全球隔离期间低鸣欢唱的鸟儿也再次失去了更婉转的声部;而每有一种生物从世界上灭绝,我们不仅失去了它的形象,也永远失去了独特的声音。
你是否想象过:我们的语言和音乐从哪里来?为什么中非森林部落的音乐响亮而华丽,为什么欧洲高纬度地区的人们用喉咙的共振模仿呼啸的寒风,为什么亚马逊的民族试图翻译雨水敲打植物的声响?
你是否意识到:自然界的动物如同交响乐团,音景描述的是生态而非个体,每一种动物在寻找空隙发声的同时,也给其他动物留出空隙——而这种共存与多元不正是我们对人类社会的理想?
你是否思考过:我们试图模仿的自然之声有多么虚伪,而人类制造的白噪音又到底是什么声音,噪音如何被用来系统地操纵心理与社会,噪音又如何与权力形成隐秘的对照,仿佛一个国家制造的噪音越大,它就越强大。
今年7月,随机波动与音乐家伯尼·克劳斯(Bernie Krause)进行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线上对谈。对我们三个人来说,无论是伯尼的著作、纪录片还是他专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所作的展览,以及这次难得的连线,都让作为“声音工作者”的我们各自对于声音有了更多反思。我们习惯于听单一的重要的声音,而往往忽略了声音中包含的生态、地理、历史的复杂讯号;我们习惯于注意声音中的信息,却未曾想过信息之外的部分或许更加珍贵;我们习惯于用眼睛观看世界,以视觉主导观念,而不够珍视这双未曾关闭的耳朵,尝试在另一重感官里连起世界与我。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23]小动物如何感受和应对高温
[05:40]如何从声音角度理解气候变化
[07:30]为何夏天的蝉鸣在渐渐变得安静
[17:06]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感知bubble里,以为自己的感知就是世界的全部
[20:18]动物通过声音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彼此传递信息相互支持
[23:15]自然界中的“动物大乐团”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关系,而非单一物种的生存状况
[28:07]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并不一定是绝对有害的,但往往导向同质化和单一化
[29:12]与自然生态系统同理,人类社会的单一化和同质化并不一定代表稳定和安全
[33:31]不同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人类的音乐很多都受到了当地自然环境中声音的影响
[36:40]很多声称灵感源于自然的音乐是符合人类对自然想象的音乐
[38:50]影院音效、短视频背景音效和恐怖片音效:为何一直在刺激人的感官
[43:45]白噪音迷思:为何人造白噪音反而让人感觉疲惫
[49:05]为什么有些噪音是让人安心的?它能提示机器的良好运转
[52:20]罗兰·巴特对噪音的理解如何对我们懒散的播客剪辑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56:30]卡尔维诺的《国王在听》如何呈现了声音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1:03:03]“911”恐怖袭击在本质上可能是“噪音战争”
[1:06:24]为何人们总觉得失明比失聪更致命,海伦·凯勒不这样认为
[1:08:20]面对人类造成的噪音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和文章】
《了不起的动物乐团》[美]伯尼·克劳斯 著
《美洲豹阳光下》[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感觉的自然史》[美]戴安娜·阿克曼 著
《语言的轻声细语》[法]罗兰·巴特 著
《你注意到了吗,夏天已渐渐不再有蝉鸣》https://mp.weixin.qq.com/s/aqwSxktjlCPaFFkVR9whrQ
《与项飙对话:在不确定的世界,建设自己的大后方|谷雨》https://mp.weixin.qq.com/s/Sbby84fxZ7jQVYRo25iJFA
How Animals Perceive the World from The Atlantic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22/07/light-noise-pollution-animal-sensory-impact/638446/
Can the Winter Olympics Survive on a Warming Planet from The Economist https://www.economist.com/1843/2022/01/31/can-the-winter-olympics-survive-on-a-warming-planet
Revealed: how climate breakdown is supercharging toll of extreme weath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2/aug/04/climate-breakdown-supercharging-extreme-weather
【本期节目题图】
From 纪录片《Bernie Krause: A Life with 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Bird Language” by Chad Crouch
片尾:“Little Dream” by Chad Crouch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2-8-2022 • 1 uur, 16 minuten, 14 seconden
【随机波动097】Make Love, Not War
在随机波动第94期节目《性的湮灭》中,我们对电影《色,戒》的讨论引发了很多听众的共鸣。这样一个女性主义文本,打破了家国叙事中对女间谍“身心分离”的设定,王佳芝对父权政治的背叛,是通过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完成的,而这种背叛恰恰是她对自己女性主体性的忠诚。她在这段禁忌之爱中获得了短暂的作为人的自由。
在《论爱欲》的最后一章“奇遇”中,汪民安老师也谈到了《色,戒》,在他看来,王佳芝对易先生的爱就是“奇遇之爱”的范例。这种爱摧毁了任何的习惯编码和体制框架,总是充满风险,不仅是爱的革命,也是文化的革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关系,一个新的自我,敢于冒险的爱情发明家们在不可能中找到了可能性。
“奇遇之爱”是这段关于爱欲的思想之旅最后一站。我们从古希腊的“真理之爱”出发,穿越基督教的“上帝之爱”,文艺复兴的“尘世之爱”,进入现代,又经过了作为承认的爱、作为事件的爱,最终,爱在奇遇中展开了一种面向未来和未知的无限潜能。爱的动因,从对死亡的超克与逃避,变为对人性和自由的实现。
在这次与汪民安老师的聊天中,我们发现,关于爱的理论探讨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现实面向。现实中充满控制和暴力的亲密关系背后,是一种以占有为核心的爱的观念在起作用;而对爱情从一而终的强调,反而容易让爱陷入某种结构性的权力宰制之中,爱的永恒也可能是爱的灾难,因此时刻需要为爱松绑。
在历史断裂的边缘谈论爱或许是一种奢侈,但正如黑格尔所预言的,爱作为一种终极的互相承认,会终结战争,终结一切权力关系,导向平等与和平。在聊天中,我们对这样的美好愿景感到迟疑,但回到现实,它似乎又是挽救人类的唯一希望。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04:48]为什么书中对现实之爱的讨论戛然而止
[10:28]与爱欲的关系:青年实践,中年反思
[16:10]《论爱欲》与之前的写作有什么不同
[20:25]对他人思想的阐释也暗藏着阐释者自己的观点
[22:47]爱是否一定指向一个外在对象
[24:42]爱一定要占有吗
[30:53]爱在于瞬间还是永恒
[36:00]爱的技巧与阶梯
[43:34]爱能导向平等吗?爱追求的是同一还是差异?
[47:02]爱不仅是练习,而且是创造
[50:55]友谊是朝夕相伴还是保持距离
[58:40]死亡与爱和友谊的关系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All You Need Is Love (Remastered 2009), by Beatles, from Magical Mystery Tour (Remastered)
片尾:《化蝶之火》,from《蝶:音乐剧纪念原声辑》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你现在听到的是随机波动联合Marimekko玛莉美歌共同推出的一期随机海啸。Marimekko玛莉美歌1951年成立于芬兰,是一个集布艺、服装、家居于一身的生活方式设计品牌。其前所未有的大胆图案和色彩缤纷的印花布料为战后灰暗的世界增添了快乐与生机。玛莉美歌坚持不造作,倡导感知生活真谛,拥抱快乐与激情。作为玛莉美歌的经典设计,象征平等的、印有等宽的水平条纹的Tasaraita自1968年上市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不同年龄、性别、身材的人群的喜爱。
从Marimekko的经典条纹衫出发,本期节目将以全新的形式展开一次和“条纹”相关的声音之旅。条纹无处不在,从本子到墙壁,从叶脉到波浪。大千世界如果在微观层面上是原子分子构成的,那么在视觉的层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由条纹构成的。简简单单的条纹里也可以有复杂的思考和故事,正如玛莉美歌春夏Kioski系列的主题“Meet the Extraordinaries”,愿我们都能珍视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平凡事物中发现更多超乎寻常的可能。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30]从斑马到斑马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条纹
[10:55]从航海服到香奈儿:海魂衫的历史
[19:44]Marimekko与条纹衫:为女性赋权的半个世纪
[26:46]听众分享:平凡中的非凡瞬间
【本期节目中所使用的音乐和声音素材】
第一部分:
Looseleaf, by warmkeys
First Sunrise, by Ardie Son
Brightness, by Lane King
Farewell by Maya Belsitzman
Ca Ir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标志性歌曲)
Zebra, from Animals of Africa: Sounds of the Jungle
Leopard, from Animals of Africa: Sounds of the Jungle
菜市场音效
中国香港红绿灯音效
第二部分:
“Sleeper Valley” by Ardieson from Artlist
“French Navy” by Camera Obscura
“Bightest” by Ardieson from Artlist
“Smell Like Teen Spirit” by Patti Smith
电影片段来自《时尚先锋香奈儿》《筋疲力尽》
第三部分:
Raise Your Glass, by Ziggy
Good Foot, by Risian
Going Home, by Captain Qubz
Art Zone: Marimekk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0D86Vpni8)
Jackie Kennedy: A Life in Style by People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bPk0zAmXM)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0-5-2022 • 29 minuten, 49 seconden
「亲爱的 Love, Actually」剥夺一个人玩游戏的权利会发生什么
你现在听到的是随机波动最新推出的mini series「亲爱的Love, Actually」。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曾经做客随机波动的新手妈妈Serena作为联合制作人,从她成为母亲的私人经验出发,透过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喜悦与收获,打开对于家庭与社会、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该系列将以季播形式更新,每季四集,主题将涉及全职主妇,育儿嫂,孩子与宠物、与游戏、与阅读的关系,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中长大的小孩等等。本期节目是第一季第一期,主题为“游戏与人”,我们邀请到了游戏研究学者、“游戏的人”档案馆(gamearchive.cn)馆长、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的刘梦霏博士,与Serena展开对谈。
在刘梦霏看来,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玩家,也是最好的游戏创造者。孩子能从游戏中获得的东西,可能比从任何其他媒介中获得都多。然而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游戏根深蒂固的偏见,导致了社会对于游戏成瘾的普遍道德恐慌,不仅阻碍了孩子对游戏形成正确认识,更制造了许多潜在的危险与对可能性的残酷剥夺。
在正式进入她们的对话之前,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和成年人,共同回答了和游戏有关的几个问题。小朋友的答案天真烂漫却又语出惊人,在如何理解游戏这件事上,他们或许真的是我们的老师。感谢五岁的小糖和妈妈,六岁的兜兜和爸爸,十五岁的Justin和妈妈,以及李哲、麦教授、Pluto和Serena。
「亲爱的Love, Actually」系列的每期节目将以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作为开篇。亲爱的,这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思考,是我写给未来的你们的一封声音之信。
PS:该系列节目开放招商。如果你所在的品牌对本系列有好奇、感兴趣,或是希望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本期对谈嘉宾】
刘梦霏,游戏研究学者,“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
Serena,「亲爱的Love, Actually」联合制作人,前VC投资人,新浪微博@Serenana喵,即刻@Serena喵
[00:09]「亲爱的Love, Actually」系列节目介绍+招商信息
[02:45] Serena写给女儿的第二封信
同题问答
[04:50]你觉得游戏是什么?
[05:41]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
[06:50]你为什么要玩游戏?
[07:47]玩游戏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08:14]你的父母会跟你一起玩游戏吗?
[09:59]你会让你的孩子玩游戏吗?
[12:34]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做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正片对谈
[16:40]Serena和刘梦霏分享各自的游戏体验
[23:30]游戏的三个功能:教育功能、创造性和社交属性
[28:30]游戏“成瘾”讨论背后的文化偏见
[32:20]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游戏的看法:君子不戏
[36:10]游戏的内核:一种个人主义式的自由
[41:20]我们社会目前的游戏素养是很低的
[43:30]从生产方式上看游戏分为作品游戏、消费游戏和赌博游戏
[48:20]对家长的建议:赌博游戏不要让孩子碰!把重点放在作品游戏上
[54:20]如何看待有关部门的游戏监管、市场机制和教育体制在游戏方面发挥的作用
[1:04:20]在监管方面,游戏是一个在各部门间被踢来踢去的孤儿
[1:07:30]有关游戏的社会讨论总是从零开始,学校教育中完全不涉及游戏
[1:12:30]游戏是现实世界的社会预警器,也是时空胶囊,折射社会整体的认识
[1:19:20]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是玩家
【本期节目主题插画】
黄雷蕾,新浪微博@黄雷蕾Linali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Love Actually Theme, by李哲
Breaking Point, by Ian Post
Super Duper by Ian Post
特别感谢马鲨鲨和推迪对本期节目音乐的支持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关于「亲爱的 Love, Actually」】
随机波动全新mini系列节目「亲爱的Love, Actually」将以季播形式更新,每季四集,主题将涉及全职主妇,育儿嫂,孩子与宠物、与游戏、与阅读的关系,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中长大的小孩等等。该系列目前开放招商。如果你所在的品牌对本系列有好奇、感兴趣,或是希望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18-5-2022 • 1 uur, 29 minuten, 43 seconden
【随机信箱】隔离来信:忘却,还是记住?
本期音频节目选取了三封来信,更多来信正在“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随机信箱目前无限期开放,来信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标题注明“随机信箱”即可。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之琪、适野、建国
【配乐】
“The Fire of Love” by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Escapes within” by Adam Tylor from The Handmaids Tale OST
“Their First Time”by Adam Tylor from The Handmaids Tale OST
“Labor Of Love” by Theodore Shapiro from Severance OST
“Miss Shanghai Close Up” by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Solitude” by 坂本龙一
“Sleeping in a House with a Lot of Dolls” by Mary Lattimore from Luciferin Ligh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14-5-2022 • 34 minuten, 52 seconden
【随机波动090】陈丹青:人是唯一有时间性的动物,永远好奇我们曾经是怎样的
2020年初,山西博物院首次展出四座北朝墓室壁画。那些埋藏于地下的、由线条构成的盛宴吸引着陈丹青,促使他和团队在意大利湿壁画之后完成了一场地下“冒险”。《局部》团队三次前往太原展场,进入地下墓室,实地拍摄陈丹青站在墓室壁画前的观察、考证与思索,完成了时长100分钟的《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
时隔两年,当陈丹青再谈起这两期节目时,他先是间离,再是羞愧。间离是因为他在观看和讲述时,努力安放“我”的位置,既不是全然无我的,不带任何立场和判断的,也并非全然自我的,充斥着一个画家主观好恶的。羞愧则在于在节目制作完成之后,他读到了老同学、美术史家巫鸿的墓葬研究《黄泉下的美术》,才惊觉自己“犯了一个中高级错误,把前提完全搞错了”。他还是在用一个现代人、或者说现代画家的眼光去衡量古代墓葬艺术。对于古代匠人来说,这些墓穴墙壁上的作品并非他们的自由表达,而是奉旨完成的工作。那时候的匠人既没想过留名,也没想过留画。
这种观看和理解上的错位促使我们反思当今博物馆和美术世界教给我们的那套观看价值,促使我们摒弃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观看方式,“试着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并且不断被打动,被击中。陈丹青说,“人是唯一的有时间维度的动物,永远贪婪地想要知道我们曾经是怎样的。面对古代艺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尽量诚实面对,放下我们今天受的所有教育,放下这个世界告诉你的种种关于艺术的说法。”
陈丹青也是这样诚实地面对同行和自己的。他坦言很喜欢大卫·霍克尼的性格和书籍,但很抱歉地指出他晚年的作品越来越差了。他也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绘画方面的专注力大不如前,这让他感到沮丧。“我不太怕技术、手和身体的衰弱,我怕的是判断力衰弱。”但他又说,早就放弃判断自己了,也不想自我突破。谈到巫鸿那本墓葬研究时,陈丹青说自己“真的想拿头撞墙”。这时,他的面颊红起来,一直红到耳根。
_《局部》特集《线条的盛宴》现已上线,点击链接即可收看: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276&source=content
_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陈丹青,画家,作家,《局部》主讲人
[05:22]《局部》是如何诞生的?
[10:38]《局部》既不要太主观,尤其是主观的
[15:24]写文章不要多用“我”这个字
[19:24]“看了巫鸿的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完全讲错了”
[31:04]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和古代工匠的区别是什么?
[35:02]“我画过600多个骨灰盒”
[40:39]很多作品就是隐在暗处,不让人看见
[44:43]没有美术史,只有美术史家
[48:53]理知和感知无法分开
[52:06]陈丹青最近在画什么?
[57:30]“我的同代人对我非常失望”
[1:00:31]霍克尼越画越差了
[1:05:25]“画什么”对所有具象画家都很重要
【本期题图】
来自《局部》,由看理想提供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Amelia y Enrique, by Ivan Palomares, from La Cocinera de Castamar
片尾:Tema de Clara, by Ivan Palomares, from La Cocinera de Castamar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1-5-2022 • 1 uur, 12 minuten, 32 seconden
【随机信箱】隔离来信:日复一日我重建又破碎
本期音频节目选取了三封来信,更多来信正在“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随机信箱目前无限期开放,来信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标题注明“随机信箱”即可。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之琪、适野、建国
【配乐】
“倾城(live)” by 陈奕迅 from Concert YY演唱会
“Miss Shanghai Close Up” by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from Reinterpretations(Bonus Version)
“夏夜晚风” by 伍佰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6-5-2022 • 19 minuten, 41 seconden
【随机波动089】在团购中理解权力与人
本期节目的三位嘉宾身在上海,其中被封控最久的伊人从3月11日开始就被禁足在家。从某种程度上,她们所在的社区反映了上海几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及其迥异的权责状况,这其中既涉及社区规模的大与小,也涉及一个社区的历史、产权变迁,以及居委会、物业与居民的权力关系。在上海次轮封控中,她们在社区里有着不同的角色。有社区营造经验的西瓜成为了团长,承担着本小区和临近小区的团购和资源调配工作;曾经在定海桥居住和参与社区实践的伊人则在新住所——一个五千人的大型小区——担任社区团购志愿者,见证着社区权力的戏剧性演变,“像在观察一个小型社会”;而常年在国外读书和工作的思齐则是通过此次防控逐渐开始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权力运作模式,也开始在社区的尺度上思考自我的角色,思考常态和非常态中的社区营造分别意味着什么。
在这种非常态的、突发的紧急状态中,不同社区的应对模式及其带来的优缺点都暴露无遗。在这个时刻重新思考社区的意义,思考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当务之急,甚至变成了一种关乎挨饿与否、关乎生死存亡的迫切要求。我们关注紧急状态中社区呈现出的应对力不足,也关注它生长出的创造力和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关注当这种紧急状态解除后,这些自治的实践、协商的尝试、达成民主所花费的努力,会通向何方——是会迅速消失,还是会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没人知道答案。
【本期节目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微博@Cyberzhiqi
【本期节目嘉宾】
屠思齐,浦西热心市民
赵伊人,浦东普通市民
西瓜,浦西某团长,大鱼营造工作人员
[07:30]三位上海嘉宾分享她们所在社区的产权、封控和团购情况
[14:20]西瓜分享当“团长”的经验
[22:50]伊人分享在五千人大型社区当志愿者的四个阶段:从“自由生长”到团购分裂
[30:30]各社区居委会、物业、团长和志愿者之间的权力运作方式
[43:50]思齐所在社区居委会的垄断地位
[50:30]面对紧急状况,有社区营造基础的社区会更能应对危机吗?
[58:40]我国的社区自治处于初期阶段
[1:04:20]治理尺度的讨论:当社区达到一定规模,是否就无法形成自下而上的社区自治?
[1:12:30]在目前上海的防疫措施中,大型社区解封更加无望
[1:26:30]社区里的民主协商和共同治理是可以大范围推广和实践的吗?
[1:31:50]常态和非常态的社区营造差异
[1:38:10]再谈“附近性”:关注附近性不代表放弃对宏大权力和结构的关心与警惕
[1:40:30]灾难过后,紧急状态中形成的社群和经济形态能否存续?
[1:48:40]社区团购和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独居女性受到的人身威胁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Author’ s Note from Story of a City by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片尾:Miss Shanghai Revealed(Instrumental)by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5-5-2022 • 1 uur, 54 minuten, 43 seconden
【随机信箱】隔离来信:我们的生活正常吗?
本期音频节目选取了三封来信,更多来信正在“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随机信箱目前无限期开放,来信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标题注明“随机信箱”即可。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之琪、适野、建国
【配乐】
“Music of Wellness” by Theodore Shapiro from Severance
“Main Titles” by Theodore Shapiro from Severanc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30-4-2022 • 24 minuten, 58 seconden
「亲爱的 Love, Actually」从女儿走到母亲是一条长路
你即将听到的是随机波动最新推出的mini series「亲爱的Love, Actually」。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曾经做客随机波动的新手妈妈Serena作为联合制作人,从她成为母亲的私人经验出发,透过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喜悦与心得,打开对于家庭与社会、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该系列将以季播形式更新,每季四集,主题将涉及全职主妇,育儿嫂,孩子与宠物、与游戏、与阅读的关系,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中长大的小孩等等。本期节目为第一季先导集,主题是“女性生命——从作为女儿到成为母亲”。
与Serena展开对话的,是《给妈妈当妈妈》一书的作者陆晓娅老师,她曾在一年前做客随机波动,分享了自己照料年近90岁的患有认知症母亲的故事。这两位女性一个是50后,一个是80后,她们既是母亲也是女儿。从陆老师的母亲到Serena的女儿,之间跨越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这也不禁令人感叹,历史正是在一代一代女性的继承和叛逆、照护与分离中写就的。
在这次面对面坐下之前,Serena和陆老师素不相识,但她们在对话中一点点发现越来越多的共鸣,从对方身上不断看到可能与力量。她们的对谈感人至深、予人启迪,让我们看到不同代际女性对母爱的反复思考,母爱不仅仅是本能性的,更是反思性和超越性的。女性正是在思考、深爱或愧对母亲的过程中,接受并拥抱了作为女人和作为母亲的自己,创造并想象了下一代女性的生命。
在正式进入她们的对话之前,我们还邀请了身边的一些女性朋友,共同回答了与妈妈有关的几个问题,她们在母亲身上看见自己,也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了母女关系的另一种可能。感谢所有的分享者,她们是舒萌、荞麦、金灿灿、小何、张小熊、启迪,以及适野、之琪和建国。
「亲爱的Love, Actually」系列的每期节目将以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作为开篇。亲爱的,这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思考,是我写给未来的你的一封声音之信。
进入节目之前再多说一句:随机波动mini系列节目「亲爱的Love, Actually」目前开放招商。如果你所在的品牌对本系列有好奇、感兴趣,或是希望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期对谈嘉宾】
陆晓娅,新闻人,心理人,教育人,公益人。著有《给妈妈当妈妈》,退休前为《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
Serena,亲爱的Love Actually联合制作人,前VC投资人,新浪微博@Serenana喵,即刻@Serena喵
[0:09]亲爱的Love Actually节目介绍+招商信息(划重点!!)
[02:49]Serena写给女儿的第一封信
随机波动和朋友们的同题问答
[06:20]你妈妈上次哭是什么时候?
[08:05]你觉得妈妈幸福吗?
[10:30]你想生孩子吗?你为什么选择生孩子?
[12:30]妈妈觉得你一定要做妈妈吗?
[14:30]生育之后你和妈妈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17:17]你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对谈
[25:30]陆老师和Serena两代女性为何都选择在36岁成为妈妈?
[31:20]生育既是一种生物性的,也是文化性的
[35:30]陆老师分享写给女儿的《妈妈日记》
[39:20]陆老师和Serena的妈妈如何影响了她们的成长
[47:30]两位的妈妈如何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权衡母职和工作
[51:20]“孝顺”是爱吗?爱父母一定要孝顺吗?
[57:10]什么样的爱是健康的爱?依赖一定是爱吗?
[63:20]学习如何和孩子沟通,就是在学习如何与人沟通
[68:20]成为母亲让女性不断反思,也让女性成长
[74:30]破除母职神话,做百分之八十的妈妈
[76:10]完美妈妈对孩子来说压力巨大
[82:10]在糟糕的大环境中要不要生育
[87:20]与其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如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
【本期节目主题插画】
黄雷蕾,新浪微博@黄雷蕾Linali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Love Actually Theme, by李哲
Ballerina, by Yehezkel-raz(免费版权)
Little Things, by Anbr(免费版权)
Kitty Cat by Hans Johnson(免费版权)
Four on Five by Yehezkel-raz(免费版权)
特别感谢马鲨鲨和推迪对本期节目音乐的支持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关于「亲爱的 Love, Actually」】
随机波动全新mini系列节目「亲爱的Love, Actually」将以季播形式更新,每季四集,主题将涉及全职主妇,育儿嫂,孩子与宠物、与游戏、与阅读的关系,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中长大的小孩等等。该系列目前开放招商。如果你所在的品牌对本系列有好奇、感兴趣,或是希望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27-4-2022 • 1 uur, 35 minuten
【随机信箱】隔离来信:庆幸我们此时相依为命
本期音频节目选取了三封来信,更多来信正在“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随机信箱目前无限期开放,来信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标题注明“随机信箱”即可。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之琪、适野、建国
【配乐】
“Vague / E la nave va” by Anja Lechner / François Couturier from Vague / E la nave va
“Koko” by 坂本龙一
“Sleeping in a House with a Lot of Dolls” by Mary Lattimore from Luciferin Ligh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昨天是2022年的清明节,同时也是浦西新一轮封控的最后一天,吉林静态管理的第28天,是被疫情影响的第三个春天,以及战争持续的第三个月。打开社交网络,死亡的讯息以各种形式争夺着生者的注意,或是以没有情感倾向的冰冷的数字,或是以遗属悲恸但克制的文字,或是以从战区传回的触目惊心的图片和视频,又或是以彻底的静默和空白,以虚假的消息,指鹿为马的辩白,以及对历史无情的遗忘和无耻的改写。正如生者的世界从不曾实现平等,死亡也从来有轻有重;就像生者的世界经常以假乱真,死亡也总是任人打扮。
这期节目,我们想暂时离开纷乱的生者的世界,去看看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从墓地聊到讣告,从记忆聊到灵魂,从看得见摸得着的遗骸、遗物、长眠之地,聊到虚无缥缈的声名、著作、精神遗产。我们发现,正如墓葬的结构往往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和反转,我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也总是反映着世俗的欲望和生者的需求。生者试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死者保持联系,这种联系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现代城市里的墓园让生者得以与死者共居,声音和影像记录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了死者的生活碎片。
正如俄罗斯作家玛丽亚·斯捷潘诺娃所说,曾经我们把铭记的任务上交给唯一的神,而今天,记忆成为了一种民主实践。作为历史的幸存者,唯有好好活着、认真记住、尽力书写,既是为了抵御终将到来的自身的死亡,也是为了对已经逝去的人的承诺——永不忘记。
友情提示:在这个稍显沉重的按语之后,你将听到一期没那么严肃的节目。虽然小盒是我们所有人永远的家,但我们还是要努力活着,outlive them all!也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流泪生活,但笑谈死亡。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5:10]从前屋后墓到公墓:四种墓地的时空交叠
[13:15]名人墓碑寻访记和对死者的目光不平等分布
[21:13]西方墓地演变史也是生者和死者逐渐分离的历史
[26:20]瓦尔特·本雅明之墓:死后的“无名者”
[37:04]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中的死亡与救赎、遗物与记忆
[41:10]精神遗产VS物质遗产
[44:30]多元的遗体处理方式:除了火葬土葬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47:30]罗浮净土主题墓园一览
[52:20]巫鸿老师有关东亚墓葬艺术的研究
[58:30]墓葬里面的时间性、空间性和物质性
[1:08:30]《麦瑟尔夫人》中和讣告有关的故事
[1:15:20]反越战纪念碑和夏威夷太平洋战争墓园:如何纪念在战争中逝去生命的具体的人
[1:22:35]当亲人突然离世,生者的记忆何所系
[1:32:10]如何对抗遗忘、对抗死亡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和文章】
《记忆记忆》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著
《奉献》帕蒂·史密斯 著
《镰刀与城市》安克强 著
《残碑何在: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五》巫鸿 著
《雕刻大地:林缨和她的艺术世界》林缨 著
《好好告别:关于死亡你不敢知道却应该知道的一切》凯特琳·道蒂 著
《巨浪下的小学》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著
《难民》阮清越 著
《忠贞之夜》露易丝·格丽克 著
Walter Benjamin's Grave, by Michael Taussig
White Album, by Joan Didion
Negotiating with the Dead: A Writer on Writing, by Margret Atwood
《马航家属对东航家属说:不要走我们走的路》(https://mp.weixin.qq.com/s/V6CHN6_EngsfoTEi4m3S9g)
【本期节目题图】
Farber Gravestone Collection, by Daniel Farber and Jessie Lie Farber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Andata” by 坂本龙一 from Playing the Piano
片尾:“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by 坂本龙一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6-4-2022 • 1 uur, 35 minuten, 6 seconden
【随机波动085】我们经历着一种共同的难受,但它不叫“政治性抑郁”
该如何形容这期节目呢?大概就是我们预设会哭着做完,结果却笑到打鸣的百分百预期违背式体验。为何想做这期节目呢?是因为从2020年开始世界之动荡、疫情之蔓延、政策之拉锯反复原地踏步,是因为远处的战火、近处的隔绝、空中的无常、地底的余波,上述种种彼此交缠,持续刺激着我们敏感又脆弱的神经。又该如何总结这期节目呢?大概是一次宛若大梦一场的双向治疗。
我们在节目中相互探寻、反复讨论。本期嘉宾、心理咨询师张春拆解我们提出的概念,比如“政治性抑郁”,拆解我们预设的一些前提,比如感到痛苦或抑郁是不健康的。我们则对她提出的主体性假设抱有疑问,人在每时每刻都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吗?当面对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外部权威时,我们该遵从还是对抗?
我们也在节目中相互倾听、彼此疗愈。在张春看来,我们的设问体现了人居于动荡世界中的不安全感,我们急切地盼望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案,一种能够抵挡“政治性抑郁”的方法,一个何时何种状态该寻求心理咨询的指导。但人感受到不解、痛苦、愤怒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是人作为有机体自然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此刻。对于四十岁戴上眼镜、苦于从未被命名的“视力矫正型抑郁”的张春来说,建国和适野的存在让她不再孤单,因为我们共享同一种感受——在第一次戴上眼镜或者更换眼镜之后、面对一个或清晰或扭曲的世界时的错愕。
在张春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她努力理解来访者在说什么,尽量用具体的感受代替宏大的词汇,因为这种理解和沟通的尝试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此时此刻在一起、在这里,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温暖的,就会有它的效果”。希望听完这期节目的你们,在这里,在此刻,也能获得些许治愈。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张春,心理咨询师,作家,新浪微博@张春酷酷酷
[04:37]面对遇难者家属,咨询师如何工作?
[09:37]人类一直在处理也有办法处理失去亲人的创痛
[13:54]心理咨询只是消化情绪的一种方法
[17:24]疫情是新问题,但它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古老的问题
[21:05]“视力矫正型抑郁”的三位病友交流大会
[30:15]“政治性抑郁”这个词太大了,不能达成真正的交流
[33:48]我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诊断
[38:30]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不专业的助人者,受助者都应该有一定的警惕
[45:12]人们把“不开心”和“抑郁”污名化了,抑郁也是自然的情绪
[48:52]本期节目从此处开始崩坏,后面的内容无法总结,请大家自行消化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Simone, Naked, Cell Block-J Hobby Room, by Alexandre Desplat, from The French Dispatch OST
片尾:《梦一场》,by那英,from《干脆》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30-3-2022 • 1 uur, 11 minuten, 47 seconden
【随机波动084】凌岚创作谈:在疫情和世界的变动中书写移民文学
哈金曾在《作为移民的作家》一书中谈到移民写作者一生不得不自问的三个问题:我的部落、我的语言、我的家乡,分别指向为谁写作、用什么语言写作和如何理解故乡与异乡。对于生活在美国的一代移民作家凌岚来说,她的答案是以中文为华语世界的读者写作,刚性的疆界似乎也柔软下来,故乡的边界已变得模糊。
从2020年的小说集《离岸流》到今年的《海中白象》,我们感叹于凌岚小说的日益精美,也依稀看到了作家本人和她笔下人物从离散飘零到扎根新大陆的过程,其中有孤独失落,有枪支毒品,有时差婚姻,有母女情仇,有代际冲突,也有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走入文学成为小说的背景。
凌岚坦诚地说自己喜欢写情欲和暴力,她试图以小说探讨母亲的职责与欲望的对立、家庭内部妈妈与女儿的张力,这与根据埃莱娜·费兰特小说改编的电影《暗处的女儿》不谋而合。另一处与费兰特的偶遇发生在找寻语言的艰难过程中,作为小说家的她们都曾经或正在苦苦寻找,与自我怀疑缠斗,不停地写,不停地推倒重来。
我们惊喜于凌岚多年来一直是随机波动的听众,她也惊讶于我们始终在关注她的小说,书外的偶遇促成了这样一期三地连线的节目。适野居家隔离和凌岚无法回国探亲、家务劳动繁重的处境是疫情生活的两块拼图,同时,我们也相隔太平洋感受着两个国家之间的微妙变动和关系震荡,历史正在源源不断流入当下的文学创作之中,以某种方式被记载和流传,是我们这代人的困境,也是巨大时代的缩影。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凌岚,作家,著有小说集《离岸流》《海中白象》,已出版随笔集《美国不再伟大?》及诗集《闪存的冰》
[05:04]写作是孤独的,社群支持对作家而言十分重要
[10:10]移民作家面对的三个问题:你为谁而写、用什么语言写作、你的故乡是哪里
[14:10]在多元文化的时代,故乡与异乡的分野逐渐模糊
[19:30]隔离期间的写作与生活
[23:40]凌岚笔下移民家庭的传统结构:作为照料者和情感劳动提供者的女性
[27:30]从费兰特《暗处的女儿》到凌岚对母亲情欲的描写
[36:40]母女关系中既有模仿又充满竞争,是可持续书写的母题
[41:40]作家为寻找正确语言所付出的辛劳
[51:40]小说大部分时候是写不成的
[56:20]何为虚构的权力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与电影】
《离岸流》凌岚 著
《海中白象》凌岚 著
The Writer As Immigrant by Ha Jin
《喜福会》谭恩美 著
In the Margins by Elena Ferrante
Why I Write by Joan Didion
《万千微尘纷坠心间》张秋子 著
电影《暗处的女儿》(2021)
【本期节目题图】
《海中白象》书封设计图,由出版社提供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Octopus” by Dickon Hinchliffe from The Lost Daughter OTS
片尾:“Leda Swims” by Dickon Hinchliffe from The Lost Daughter OT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虎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仨离开了较为熟悉的领域,在节目老朋友、户外达人小明的带领下,(彼此搀扶着)试图进入极限运动和冬奥会的世界。我们从零开始学习了冬奥会各个项目的缘起和规则,努力辨析雪橇和雪车的区别,也认识到女性运动员为了在一些由男性发明的项目中获得认可,曾走过艰难而漫长的道路。跟随着登山和滑雪爱好者小明的视角,我们了解了单板和双板滑雪的不同乐趣和残酷掐架,也开始渐渐明白极限运动中的“自由”的涵义——它既代表着人对身体的精准掌控,也意味着人与作为肢体延伸的运动工具的完美配合,同时也见证了在各种人为的规则和限制之内的自我突破与发挥。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体育精神不能被限制在某次比赛、某些规则、某种评判体系之内。正如小明在本期节目最后所言,在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之外,仍然有很多运动项目蓬勃发展、自由存在。归根结底,一项运动正如艺术一样,是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存在的,而这些恰恰是最无法被限制和束缚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感受到自由的重要闪光时刻。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宋明蔚,资深媒体人,户外爱好者
[03:59]冬奥项目小知识;主播们是学会了还是学废了?
[09:22]冬奥会与电影《智取威虎山》的不解之缘
[17:56]跳台滑雪最早起源于一种刑罚?
[24:50]滑雪初学者都是“鱼雷”状态
[27:17]单板双板之争类似甜咸豆腐脑之争?
[36:15]滑雪如何避免受伤?
[42:35]自由式滑雪的魅力在于叛逆
[53:19]如何理解滑雪人物稿中自由与不自由的内在张力
[1:00:21]运动中的规则和自由之辩证
[1:10:24]滑雪的生态是多元的,不只有“度假村模式”
[1:16:25]很多没有成为奥运项目的运动更具创造力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re Won’t Be Many Coming Home, by Roy Orbison, from The Hateful Eight OST
片尾:Hang On Sloopy, by The McCoys, from The Best of The McCoy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2-2022 • 1 uur, 24 minuten, 19 seconden
【随机波动078】再见小鹿:老朋友,你好吗?
牛年的最后一期随机波动,我们请来了久违了的老朋友、单口喜剧演员小鹿。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小鹿来说,是来不及适应变化的一年。她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在辩论节目上被更多人所认识;她办了自己作为单口喜剧演员的第四个专场,庆祝了三十岁的生日;她离开了律师的工作,又回到了学校和课堂;她也经历了名声之下的危机,度过了流泪最多的一年。
我们好奇她的变化,关心她过得好不好,雀跃于她的成功,又忍不住思量背后的代价。与往常一样,我们跟小鹿一起大笑,险些流泪,但不同的是,更多时候我们沉默、斟酌,有些话不敢问,有些话没法答。也许轻松快乐无所禁忌原本就不可多得,在更多的时间里,我们认真表达,同时也让渡自由。
所幸的是,小鹿比我们更乐观地接受着新的日常,在她表现出来的那种温柔的疲惫里,也有一种韧劲和辽阔。她依然勤于创作,享受舞台,舞台作为一个非日常的空间,最大程度地治愈着她。新的一年,希望她能继续在舞台上发光。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1:40]疫情开始后我们丧失了时间感
[03:40]“女明星”小鹿的生活变化:《奇葩说》之后迅速成长
[06:30]过去一年是小鹿哭得最多的一年
[08:15]线下演出是小鹿自我拯救的方式
[15:13]疫情期间北京线下演出青黄不接
[17:30]我们选择留在北京的理由
[19:50]同质化的生活是否会导致同质化的表达
[23:30]“段子的产出是因为我的无能”
[24:10]小鹿MBA课程见闻:大为震撼!
[29:50]课堂上的大型社死现场
[37:40]如何处理创作中的孤独感
[40:50]如何理解生活中的不可预知性
[43:40]如果我们不想更快更强更多呢?其他方向在哪里?
[49:30]如何看待表达者面临的限制和要让渡的自由
[53:40]小鹿和随机波动听众的线下联结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Always in My Heart” by Los Indios Tabajaras,from Always in My Heart
片尾:“Pearl and Potatoes” by Ladylike Lily,from On My Own EP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26-1-2022 • 1 uur, 1 minuut, 34 seconden
【随机波动077】萝卜白菜,的确可爱:田螺姑娘教你囤菜过年
年关在即,疫情迷离,我们和许多人一样夹在“怎么回家”和“怎么过年”的两难之间,既希望能和亲人一起吃顿年夜饭,又担心年后无法及时返回工作的城市。京津出现病例之后,我们也进入了关怀亲友囤菜和自己学习囤菜的节奏中,一边计算着家里的米面粮油、猪牛鸡鸭、瓜果蔬菜,一边思考着该囤多少、怎样储存以及如何搭配和烹饪的实际问题。怀揣着许多疑惑,我们来到美食作家兼博主田螺姑娘家里录制了这样一期节目(还吃了一顿美味午餐)。
这是一期实用而有趣的节目——实用是指田螺倾其所学为我们分门别类介绍了多种类型食材的优势劣势、存储方式、处理方式和烹饪方式,甚至冒着暴露美食写作诀窍的风险指导我们如何在隔离条件下尽可能丰富餐桌;有趣是指我们仨也分享了自己囤菜、做饭与吃饭的经历和见识,你来我往的谈话间迸发出灵光、震惊以及口水。
过了腊八就是年,囤肉囤菜也得过年。在节目后半部分,我们四个大概率都在北京过年的外乡人聊了聊自己对于年夜饭的印象和感受。几个平时做饭的人逐渐意识到,在厨房里忙活,不光是体力活,更是任务艰巨、不容打扰的脑力劳动;既属于我们此前聊过的家务劳动,也是女性手握权力做出决策的方式之一。从小时候看着爸妈做饭,到我们自己下厨房做饭,我们在厨房里学习到生活的方法,这里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也连接起我们自己和亲人朋友的情谊。
如果你此时仍处于隔离封锁的状态,愿你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和支持;如果你即将独自在异乡过年,也祝你吃好每一餐,且不感到孤单。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陈宇慧,网名“田螺姑娘”,美食作家,著有《家常菜的制胜一击》等,微博@田螺姑娘_hhhaze
[04:16] 田螺在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囤了什么菜
[09:17] 相比土豆,淀粉类食材更推荐芋头和南瓜
[15:72] 很多蔬菜都可以腌咸菜
[24:29] 胡萝卜紫菜馅包子和土豆馅包子,哪个更奇怪
[36:59] 火锅是一种好的食物吗
[39:22] 田螺如何安排一顿家宴
[43:09] 下厨是多线程的物流管理工作
[49:42] 田螺家宴上最挑剔的食客都有啥忌口
[55:22] 烹饪是创作,不做不舒服
[1:03:35] 中国餐饮业还是靠规模化赚钱
[1:07:02] 家常菜和筵席之间是泾渭分明的吗
[1:12:57] 田螺做过的最难的一道菜是什么
[1:18:55] 当下有什么好吃的时令蔬菜
【本期节目题图】
@海天不是酱油老师,经授权使用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Truffles And Quail, by Conrad Pope, from No Reservations OST
片尾:Sunday, by Andrew Garfield and more, from Tick, Tick, Boom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9-1-2022 • 1 uur, 24 minuten, 59 seconden
【随机波动076】啊多么痛的领悟,人在这次疼痛里等待下一次疼痛
2022年的第一期随机波动,我们想跟大家聊聊一种不那么令人愉悦,却又难于完全幸免的感受——疼痛。这次聊天的缘起是我们三个看了hulu在2021年出品的一部美剧《成瘾剂量》(Dopesick),剧集根据Beth Macy的同名非虚构作品改编而来,讲述了过去20多年里阿片类镇痛剂奥斯康定(OxyContin)如何通过虚假宣传和激进的营销手段在美国造成了大规模的滥用、成瘾和更深层的社会危机的故事。
在剧中,围绕着奥斯康定的多方势力轮番登场,其中包括其幕后推手普渡制药、萨克勒家族及其麾下庞大、训练有素的销售代表,包括慢性疼痛的重灾区、矿业小镇上的医生和患者,还包括不懈追索奥斯康定成瘾问题的联邦检察官和禁毒局官员。他们的关系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议题展开,那就是疼痛。制药公司及其营销力量创造了关于疼痛的新的临床标准和治疗方法,在推广药物的同时推广了一种关于疼痛的文化;患者想要摆脱疼痛,医生想要治愈疼痛,但他们又都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了制药公司的圈套;检察官和禁毒局所代表的司法系统扮演了疼痛的裁决者,他们负责判断谁的疼痛是真实的、是重要的,谁有权免于疼痛,而谁是危险的瘾君子。
疼痛的诸多面向在这一剧集中浮现出来,它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既是生理的也是文化的,既是个人的也是政治的。在临床治疗中,它关涉到病人和医生的权力关系、个体经验和医疗系统的碰撞;在政治实践中,它是主体与制度博弈,要求和行使公民权利的方式;而在更广阔的日常生活中,它既让我们感到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困难,也让我们看到共情和关爱的可能。
在检索自己的私人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免觉得自己太过幸运,以牙痛、痛经、肌肉酸痛这类微不足道的疼痛经验去谈论疼痛,会怀疑自己是否不够资格。但我们也都目睹过亲人、朋友在难以忍受的疼痛中煎熬,感受过疼痛给一个家庭、一个社区蒙上的阴霾。疼痛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每个人头上,但它也从不曾远离我们。希望我们都能努力看见、表达、承认和抚慰自己和他人的疼痛,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免于疼痛。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30]美剧《成瘾剂量》简介
[05:50]《成瘾剂量》诠释了何为“困在系统里的人”
[08:10]个人的道德选择:忍受疼痛VS冒着成瘾风险服用止痛药
[15:10]克服疼痛的“胜利叙事法”
[21:05]疾痛、疾病与疾态:如何把疾痛放在更广泛的关系网络中理解
[28:20]疼痛的权威定义,描述和理解疼痛时的语言中心主义
[35:03]疼痛是语境化的,也是高度依赖特定文化的
[40:10]制造痛苦有时是彰显勇敢
[47:10]动物有痛觉吗
[50:20]麦吉尔疼痛指数:医学发展过程中医患靠近彼此的一种尝试
[54:30]疼痛既公共,也私人,既可以言说,也难以言说
[59:40]现代医学诞生前的医生,是施虐者还是拯救者
[1:02:01]规训与惩罚中的痛苦
[1:08:20]疼痛与美国社会的发展史
[1:16:20]疼痛是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建立共情的基石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籍和文章】
《中国人的“心”痛》徐菁菁,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
Pain: The Science of Suffering, Patrick Wall
Ink In the Blood: A Hospital Diary, Hilary Mantel
《当呼吸化为空气》,保罗.卡拉尼什 著
Pain: A Political History, Keith Wailoo
《规训与惩罚》,福柯 著
Who Has a Right to Pain Relief, The Atlantic, 2014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希内德·格列森 著
《疾痛的故事》,凯博文 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Pure Bliss” by Lorne Balfe,from Dopesick
片尾:“This is Our Time” by Lorne Balfe,from Dopesick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12-1-2022 • 1 uur, 23 minuten, 53 seconden
【随机波动075】2021年终特别节目:朋友们问随机波动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2021年年终总结。今年是之琪和适野认识的第八年,是之琪、适野和建国成为同事型密友的第五年,是我们仨每周围坐录制节目的第三年,是我们努力模仿成年人经营一个公司的第二年。我们仨就这样哭哭笑笑疯疯癫癫地又过了一年,而这样的一年,是我们彼此陪伴的漫长人生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年。
按照惯例,我们收集了12位新老朋友的提问。朋友们具体的关切与好奇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指向同一种心境:在如此动荡的一年中,你们过得还好吗?其中既包含对他人的关心,也指向自我身处巨大不确定性中的反复诘问与思索。
回顾2021年,我们时常感到难过,那是一种笼罩性的、慢性的难过,已经无从辨析其起点,似乎也看不见其尽头。我们也时常感到愤怒,但又被迫遗忘和麻木。站在2021年的尾巴上,我们甚至有些犹疑与恐惧——既不希望时光倒流,因为不想重复一个糟糕的过去;也不希望时间继续流淌,因为不确定要面对一个怎样的未来。
但幸好,我们有彼此为伴,我们有你们为伴。当初将这个播客命名为随机波动时,并没有想到这个名字和时代浪潮与暗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随机波动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一艘小船,为我们仨提供短暂的庇护和片刻的宁静,也是一个可供停靠和牢牢抓住的锚点,锚定和收容我们无比芜杂的心绪和无比动荡的情感。希望在过去一年的某些时刻里,我们也给过你们一些庇护、一些抚慰、一些温柔的托举和一些隔空的拥抱。也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继续彼此为伴。
祝大家新年快乐!
(╹▽╹)对三得利金酒“六”Roku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天猫搜索“三得利酒类海外旗舰店”,跟客服报暗号“随机波动”领劵购买,到手价低过双11。让我们共同举杯,欢度新年!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08]小鹿:2021年最开心和最难过的瞬间是什么?
[16:34]梁文道:如果一觉醒来发现2021重来……
[20:26]马鲨鲨:2021年让你重新爱上这个世界的瞬间是什么?
[29:16]刘擎:作品和作者能否分开来看?
[42:37]陈迪:2021年印象最深的“捡手机文学”或“小作文控诉”是什么?
[54:53]陆晓娅:来生是否还想做女性?
[1:01:50]李哲:疫情怎样具体地影响了你们的生活?
[1:05:40]林墨西:最欣赏彼此的品质是什么?
[1:16:01]推迪:会把自己比作什么植物?
[1:20:37]周轶君:如何看待媒体人这个身份?
[1:23:33]Yixin:2021年最努力的时刻和最不想努力的时刻是什么?
[1:28:47]安小庆:播客之外还想尝试其他的创作吗?
[1:33:16]竹子:2021年的计划都完成了吗,2022年有什么新的计划?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The Wassailing Song, by Blur, from Merry X’mas
片尾:Auld Lang Syne, by Mairi Campbell and Dave Francis, from Sex and the City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年关将近,大家纷纷开启年终总结模式。我们和姜思达的第二次聊天,也很自然地从总结过去一年彼此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变化开始。在去年8月的聊天后,姜思达举办了首个个展、有了个人同名播客并坚持每周更新。在每期时长30分钟的无剪辑无音效节目中,他凭借精湛的口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播客宇宙和世界观。和随机波动一样,他也开始认真探索小红书,时而在深夜和酒店外面的牛蛙“对骂”,时而在醉酒后对着镜头落泪说真心话。除了线上的探索,今年思达也做了很多线下的尝试——和团队经营线下品牌POWA泼瓦,力图让更多人在草坪和蓝天之间度过美好周末;把dresscode花店开到了三里屯,促成花与人的相遇。在情感生活的号角声中,姜思达终于在2021年开始拥抱运动,尝试跑步、游泳、冲浪和钢管舞,美黑后的他虽仍未找到合适的粉底液,但正逐渐体会到运动服之美。
随着话题推进我们也发现,上述种种变化既是工作和生活上重心的转向和道路的蜿蜒,也是整个社会环境和时代水温的一根摆动的指针。如果说在2020年8月的那场聊天中,我们还在畅想后疫情时代的一些全新可能、一些“在欧洲度过美好傍晚”的生活方式,那么在2021年年底或已可以确信,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前疫情时代,也不太可能脱离现实畅想那样的傍晚了——我们努力模仿想象中的生活,但并不真正拥有。
聊天接近尾声,窗外天色渐渐暗下去,长夜将至,思达把一支烟拿起又放下,缓缓地说:“无论我再怎么发疯发癫,如果有一天你把我按在椅子上五花大绑,去解剖我,去看我脑子里到底装着一些什么东西,你竟然能发现,这个人还是一个清醒的人。”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姜思达,播客「姜思达」主播,dresscode主理人
[01:04]播客:已经坚持了50期(wow! )
[12:46]小红书:和牛蛙吵架,跟巴铁挥棒
[19:14]花店:dresscode新店开张
[27:05]线下活动:有POWA泼瓦陪伴的第一个夏天
[39:31]运动:能跑能游,还尝试了棒球、冲浪和钢管舞
[59:03]装修:母子的战争
[1:07:20]年终总结:模仿对于生活的想象并向它靠近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She’s So High, by Blur, from She’s So High EP
片尾:Pansy Waltz, by Shakey Graves, from And the War Cam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5-12-2021 • 1 uur, 25 minuten, 3 seconden
【随机波动】球形的方形的,固定的流动的:关于家的一万种想象
以下是一份有关“家”的邀请。
或许再也找不到比家更丰富和多义的空间了。家分隔内部和外部、人类与自然,但它在分隔的同时连通,在充当边界的同时消解边界。这样一来,家便平添一些能动性和革命性色彩,说到底,家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环,而向来以主人自居的人类,也不过是其中一份子。家既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关系的生产所和实践地。人们在不断协商中达成平衡,在彼此交融中形成联结。关系的缔结、更新、增殖也影响着家庭内部空间的翻新和改造。家既滞后又超前,它构成一个社会的最小基石,是过往与当下的沉积与堆叠,也是奔向未来的前哨和先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往往在室内空间得到小范围的预演和操练(虽然往往以失败告终)。家也是产权和隐私权的焦灼战场,占有和不占有常在此地厮杀互搏。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希望邀请你一同思考家的过去与未来、颠覆与可能,毕竟家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思考家,既是思考我们自身,也是思考我们与他人、与社会的关联。
本期节目由随机波动和JNBYHOME合作推出。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2:51]建国的家:人与物的你进我退和未被分割的天空
[11:25]适野的家:最熟悉的陌生朋友——蟑螂
[18:30]之琪的家:改造、装修和关系的营造
[28:04]在不占有的前提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31:50]家既是个人内心的外化,也是商品
[35:50]家庭和社会之间犬牙交错、彼此进入
[39:30]20世纪60年代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实体化
[45:50]战后日本的团地社区:城市化浪潮中人们的震惊感
[53:50]后疫情时代人们关于家的思考:隐私权是权利还是个人选择?共居会成为主流吗?
[1:03:13]之琪的智能家居初体验
[1:10:40]家,既陌生又熟悉,弗兰肯斯坦的回响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及影片】
《东京风格》[日]都筑响一 著
《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英]理查德·琼斯 著
《德国现代设计史》[英]杰里米·安斯利 著
《巴黎,19世纪的首都》[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 著
《空间的诗学》[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
《赛文奥特曼》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Dandelions” by Chad Crouch
片尾:“Freesia” by Chad Crouch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8-12-2021 • 1 uur, 13 minuten, 17 seconden
【随机波动072】女人与敌人,肉体和西装:跟梁文道聊邦德的方方面面
在你点开这期节目之前,我们要郑重地提醒:它可能跟你想象和期待的有所不同——毕竟在第三分钟时,话题就猝不及防地转入了男士的胸毛——我们与梁文道先生长达几个月的节目之约,在多次推迟、改期和更换选题之后,最终settle在一部几乎被公认为浮夸、浅薄和政治不正确的爆米花系列电影上……007!
本期随机波动,我们与道长交换了彼此的guiltless pleasure。对我们来说,这是刚刚卸任的邦德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的美好肉体,以及他所代表的显然已经过时但后劲十足的、传统的甚至是有毒的男性魅力。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为何在翻尽白眼的同时依然乐此不疲?邦德电影对我们来说只是无害的娱乐吗,亦或者,在大众文化的规训之下,只有在没心没肺的男性英雄故事里,我们才能毫无负担地获得爽感和解脱?
对于道长来说,这种guiltless pleasure是他对邦德电影所极力展现的、一种精致考究的男士生活方式的如数家珍。聊天中我们才明白,原来邦德电影就是男士的消费主义天堂,他穿的西装、喝的酒、开的车、戴的表,全部都有数不清的门道和故事,而这些消费符号并不向女性敞开,这是男人和男人之间互相识别和确认的密码——就像道长说的,是两只公狗互相辨认彼此的气味。
当然,我们也聊了一些严肃的话题,例如邦德电影对于宗教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回避,是否说明今天的世界已经缺乏外部性;再比如它对于国族叙事的淡化是否反应了英国人对失落帝国的复杂感情等等。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期开心但并不太严肃的节目,就像道长精致西装的袖扣系法藏着的密语。希望你喜欢。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梁文道,作家、媒体人、播客「八分」主播
[04:28]克雷格是胸毛最少的007?
[07:32]道长最早是被妈妈带去电影院看《007》
[12:32]英国越不行,邦德越雄壮威武
[21:36]每一部《007》电影里邦德几乎都在性骚扰
[29:18]邦德是单纯的性幻想对象,对女性和男同性恋都是如此
[33:48]《007》里的反派越来越像NPC
[39:20]《007》的世界里没有外部性也没有政治
[45:07]现代电影工业已经和旅游业紧密捆绑
[52:10]为何邦德电影弱化了国族叙事?
[1:00:52]原著小说里写邦德开宾利并不现实
[1:06:57]邦德在电影里都穿了什么?
[1:10:26]道长有不穿西装的时候吗?
[1:16:58]男士西装能穿出个人风格吗?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Mr. Kiss Kiss Bang Bang, by Shirley Bassey, from Best of Bond: James Bond 50 Years 50 Tracks
片尾:Opening Titles (Medley), by John Barry, from Best of Bond: James Bond 50 Years 50 Track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这是一期随机波动和Gucci合作推出的节目。Gucci于1921年创立于佛罗伦萨,在品牌创立100周年之际,创作总监亚力山卓·米开理(Alessandro Michele)用115个look致敬好莱坞,在星光大道上演“爱的进行曲”大秀。这是新冠疫情后Gucci举办的首场实体秀,正如米开理所言,“这场秀是某种回归,重新回到街道,拥抱朋友、自由和爱。”
米开理的母亲曾在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担任助理,关于梦工厂的童话故事让住在罗马郊区棚屋里的米开理暂时逃离他的渺小世界,仿佛走进一个巨大的、令人炫目的幻梦之中。对他而言,母亲和好莱坞的流金岁月完成了美的启蒙,在“爱的进行曲”秀场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回馈与致敬:伊丽莎白·泰勒的埃及艳后头饰,玛丽莲·梦露的长绒毛皮草,丽塔·海华丝的蕾丝晚装,琼·克劳馥的垫肩西服等等……音乐、灯光和服装模糊了电影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星光大道既是街道也是舞台,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如昼如夜、似幻似真的氛围。
透过这些华美的服饰,我们也得以看到好莱坞和全球演艺行业所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对这一形象的反叛,看到服装作为社会规训和自我表达的永恒的二元结构,也看到它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持续不断的建构和打破。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以“爱的进行曲”为起点,探讨时装与身体、自我和时代之间的种种关联。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3:30]Gucci Love Parade大秀介绍
[05:10]紧身胸衣从法国宫廷开始普及
[08:20]紧身胸衣最早并非日常穿着,而是珍贵礼物
[15:20]19世纪末着装改革的男性叙事
[22:30]弗里达·卡罗的医用束胸和服饰:是疼痛也是支撑,是遮盖也是自我表达
[28:30]从紧身胸衣到麦当娜的锥形内衣:是女性性征,也是武器
[36:30]麦当娜的《物质女孩》如何致敬《绅士爱美人》中的梦露
[39:40]《七年之痒》中梦露经典造型拍摄始末
[43:50]梦露是否可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运动的先驱?
[46:40]圣女、妓女和丑女:上世纪50年代演艺行业的几种女性形象
[50:01]从蛇蝎美人到金发美人:有关荧幕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
[54:10]琼·克劳馥和垫肩:女性着装变迁史
[1:00:20]时尚图像如何传播:从绘画到摄影再到电影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Cirrocumulous” by Chad Crouch,from Solo Electric Piano
片尾:“Rise Dawn of Love” by John McCormack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随机波动有幸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歌老师进行了一次对话。这首先是一次“困难”的谈话,其中涉及很多她长期以来思考和探讨的困难的问题——如何转化而非挪用长期处于“临界状态”的冲绳人民的精神能量?如何突破与西欧列强对外扩张同步进行的对于普遍性的塑造,建立一种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想象?为何要主张跨文化首先发生在一种文化内部,而非两种文化之间?如何跳出简单的二元对立、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民族主义和民族情感?在当下愈发简化的、非黑即白的舆论环境中讨论上述问题无疑是困难的,也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也是一次既犹疑又坚定的谈话。犹疑在于孙歌老师继承了鲁迅“自戕式”的治学态度,将思考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反思之反思上,对定论保持怀疑,对主流保持警惕。坚定在于她一贯都在众声喧哗中时刻紧盯被遮蔽与被掩盖的,毫不放松,也决不妥协。这种坚定背后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而如她所言,这种自由绝非随波逐流或自私自利,而是在众人均说一面之词时至少保持沉默,继而思考和行动,承担更沉重的历史责任。
同时这也是一次鼓舞人心的谈话。在孙歌老师看来,身为女性知识分子,要斗争要对抗,但不要受制于对抗的对象。“抗争没有错,但是远远不够;如果我们没有自由的创造,抗争就没有意义,而自由的创造在很多情况下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抗争。”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02:53] 我们的工作就像是推石头的西西弗斯
[09:21] 孙歌:2020年让我意识到人类还没有走出20世纪50年代
[12:36] 主权问题有很多面向,不能一概而论
[23:05] 能够挑战对普遍性的唯一理解的只有亚洲经验
[28:35] 普遍性存在于不同的个别性相互开放的过程中
[38:41] 真正的跨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开放
[43:04]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52:09] 我们应该转化的冲绳的经验是和平抗争的精神
[1:02:13] 没有自由的创造,抗争就没有意义
[1:08:10] 空间是错综复杂的无数关系的集合
[1:11:14] 文学关注的对象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
[1:19:09] “他者志向”给人带来正当性和安全感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
《从那霸到上海》孙歌 著
《寻找亚洲》孙歌 著
《遭遇他者》孙歌 著
《求错集》孙歌 著
《绝望与希望之外》孙歌 著
《一间自己的屋子》弗吉尼亚·伍尔芙 著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Piano Conterto No. 23 in A Major, K. 488-2. Adagio (Live), by 児玉桃/水户室内乐团/小泽征尔, from Hosokawa/Mozart
片尾:Piano Conterto No. 23 in A Major, K. 488-3. Adagio assai (Live), by 児玉桃/水户室内乐团/小泽征尔, from Hosokawa/Mozar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5-5-2021 • 1 uur, 29 minuten, 9 seconden
【随机番外】“风评”、情感与责任:孙歌谈日本核废水事件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宣布了将要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这一决定,引发了日本民众和周边邻国的强烈反应。今年适逢日本3·11大地震十周年,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事故发生至今的十年里,对于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善后处理不力的批评不绝于耳,这也使得日本国内外的民众大多对此次排污计划抱持着怀疑和忧虑的态度。
本期「随机波动」的番外篇,我们请到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歌老师,从普通日本民众、日本知识分子、日本政府和东电等几重视角切入,分析了核污水排放问题的背景与影响。在孙歌老师看来,排污对于日本朝野来说首先是一个国内问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一个国际问题。而在当下受到疫情与奥运会双重压力的日本国内,这一已持续十年的核泄漏善后问题,甚至在注意力和紧迫性上都不具有足够的优先级。
孙歌老师本人也曾于3·11大地震后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过一段时间,近距离感受了日本社会对于灾难的最初反应,并将对灾难的思考写进了《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一书。在书中,她借用了日本反核科学家小出裕章的比喻——“核电站就像是一个没有设计厕所的高档公寓。”在核电问题上,或许不只是日本,世界各国的策略都是只管发展、不管善后,而各国有良知的民众想要主体性地介入核电问题,则必须从反思自身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始。
【本期要点】
· “风评被害”?日本民众与政府如何看待核废水排放
· 同情与分担:知识分子的两难反映了怎样的情感连带
· 为什么东京电力与日本政府不被信任
· 核电并非“绝对安全”,现代公民亦肩负责任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Chain Reaction", by Fabrizio Champanilli, from Fukushima: A Nuclear Story
片尾:"Gaijin", by Fabrizio Champanilli, from Fukushima: A Nuclear Story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Pocket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听众来信及商务合作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在一个不是很美好的春天,我们决定在头脑中出走人类世界,聊一聊美好的树。在对话中我们发现,因为树距离人类历史和社会如此之近,因为树的痕迹——从窗外的绿荫到手头的书纸——遍布我们的生活,因为人类无法克制地将资源观和道德观加诸树上,我们谈的树仿佛不再是纯粹的树,谈树也是在谈自己,每个人从自己的经验和阅读出发,看到不一样的树以及树的不一样的面向。
从卡尔维诺的男爵到刘亮程的村庄,树在他们的书写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北京街边的苹果核到华南植物园的老树桩,树的生命形态启发了怎样一条理解生命的新路径?从救援遭虫害的行道树到面对树葬次年的一树杏花,与植物建立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对环境的知觉与情感?从东北的林区衰落到俄勒冈的森林再造,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一棵树背后的复杂生态关系?从日本匠人眼中的扁柏柳杉到人类学家笔下的松茸真菌,当我们挣脱出竞争/合作、利己/利他的二元视角重新审视一片森林,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核心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从而真正向一棵树学习如何生活。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04:48]植物会改变我们理解生死的方式
[13:34]树在高度和历史上都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围
[18:59]树既有强大的生命力又对人类毫无威胁
[20:03]森林是介于人类社会和荒野之间的存在
[22:46]树连接了地上和地下,连结了我们和故去的亲人
[27:03]春天的到来会给人复杂的感受
[29:00]植物的母体和生殖隐喻
[32:21]“奉献树”的寓言
[45:55]树如何感知人的存在?
[54:07]不把树当做资源,人和树可以共筑“移居的此时此刻”
[57:30]建国印象中东北的乱砍滥伐和林业衰落
[1:08:49]资本主义如何异化了人又异化了树
[1:12:29]进化论是19世纪大写的资本主义
[1:17:02]美国自然文学的两条脉络
[1:23:45]植物教会我们如何在充满偶然和不稳定的世界里生活
[1:28:14]“整座森林在旅途中共享着同一份意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文章及电影】
《树之生命木之心》[日]西冈常一/小川三夫/盐野米松 著,英珂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罗安清 著,张晓佳 译,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日本的树木》[日]馆野正树 著,孔妮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树上的男爵》[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吴正仪 译,译林出版社,2019
《夜莺与玫瑰》[英]奥斯卡·王尔德 著,谈瀛洲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
《光明共和国》[西]安德烈斯·巴尔瓦 著,蔡学娣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爱心树》(The Giving Tree)[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著,傅惟慈 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同时:随笔与演说》[美]苏珊·桑塔格 著,黄灿然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森林、冰河与鲸》[日]星野道夫 著,曹逸冰 译,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21
The Social Life of Forests by Ferris Jabr,New York Times
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 A Fascinating Account of the Physic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Rela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Man,by Peter Tompkins Christopher Bird,1976
《树 | 它们孤独地生长,悲惨地死去》结绳志,https://mp.weixin.qq.com/s/M-R02ed-2RSOAeACH88ctA
(电影)《女人的碎片》(Pieces of a Woman)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2020
【本期主题插画作品】
《Body, Plants, Apple Core》(身体、植物和苹果核),冯舸(wb:不安定草余)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
森林的声音来自:https://timberfestival.org.uk/soundsoftheforest-soundmap/ ,分别是德国西北部的Schwerin森林和德国法兰克福公墓(Frankfurt Cemetery)的声音
音乐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森林情景》(Waldscenen Op.82)中的《预言鸟》(Vogel als Prophet),由威廉·肯普夫演奏
片尾:
The Wind Forest, by 久石让,from《龙猫》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17-3-2021 • 1 uur, 30 minuten, 17 seconden
NEIWAI内外创始人刘小璐:“女性消费”不是“消费女性”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NEIWAI内外创始人刘小璐:“女性消费”不是“消费女性”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和NEIWAI内外合作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NEIWAI内外2012年创立于上海,从“做一件让人身心自由的内衣”出发,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2020年,NEIWAI内外以「NO BODY IS NOBODY」为slogan,开启真实多元之美的探索之旅。今年,这一项目以「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为新起点,旨在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职业女性,讲述她们的身体故事和人生经历,分享当代女性对于职场、家庭、友谊与自我成长的思考。本期节目的嘉宾是NEIWAI内外的品牌创始人刘小璐。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小璐在创业之初也曾受到来自男性的质疑,他们认为“女性创业者走不长久,因为她们随时都有可能回归家庭”。而今年,她已经带领NEIWAI内外走入了第九个年头,在小璐看来,耐心、坚持和内在的感知力都是女性创业者的优势,而常常被认为是所谓“性别红利”的外表,反而可能是一种陷阱:“如果你长得还不错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实力。”
面对职场中有形无形的Boys’ Club,小璐也形成了自己的Girls’ Club,在她看来,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圈子,女性之间的互相启发和鼓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中也包括她自己团队里的女性,她说她的团队是可以在公司哭的,“当需要表达情绪,或者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流泪是女性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
面对铺天盖地的女性营销,小璐认为“女性消费”和“消费女性”是不同的概念。今天的消费者足够聪明和敏感,能够识别出品牌所讲的故事和所喊的口号,究竟是不是他们发自内心认同并通过产品来践行的。品牌的商业规模越大,它的影响力和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因此更应该实践自己真正相信的价值,不迎合也不放弃。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刘小璐,NEIWAI内外品牌创始人
[01:40]小璐谈贴身衣物、身材焦虑和职场性别文化
[08:50]小璐的创业经历以及选择内衣品类的原因
[11:52]作为女性创业者的小璐是否曾因性别身份受到限制?
[13:20]女性创业者的优势
[16:20]Girls’ Club意味着女性的相互支持和集体成长
[20:40]女性消费者的特点:更注重过程,更乐于分享
[24:03]消费能为女性赋权吗?消费能通向自由吗?
[29:20]试图取悦女性消费者的营销为何频频翻车?
[32:40]消费者能够一眼识别品牌是否相信自己宣扬的价值
[39:01]消费能否导向女性实际权益的改善?
[41:50]商业力量对主流审美和规范的影响
[51:06]是否存在一种不以甲乙方身份进行的平等合作?是否存在一种不以“男性化”方式达到的成功?
[56:03]做生活方式品牌,人需要先有生活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arly Morning, by Borrtex(免费版权)
Floating Whist, by Blue Dot Sessions(免费版权)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9-3-2021 • 1 uur, 2 minuten, 25 seconden
协和张羽:最佳育龄?生育之痛?女性要过无怨无悔的生活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和NEIWAI内外合作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NEIWAI内外2012年创立于上海,从“做一件让人身心自由的内衣”出发,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2020年,NEIWAI内外以「NO BODY IS NOBODY」为slogan,开启真实多元之美的探索之旅。今年,这一项目以「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为新起点,旨在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职业女性,讲述她们的身体故事和人生经历,分享当代女性对于职场、家庭、友谊与自我成长的思考。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丛书的作者张羽。
随机波动此前更多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生育等女性话题,在这期节目里,张羽医生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从宏观角度上分析了她在三十年从医道路上所见证的国内社会性观念的变化,更从微观层面上与我们分享了妇产科诊室中的悲喜、互助、联结与成长。我们也坦诚地交流了自己以及许多同龄听众都十分关心的议题,包括最佳生育时间、女性生产与育儿之痛、更年期问题等,它们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张羽医生认为,女性要过自己选择的生活,过无怨无悔的生活,医生对最佳育龄等问题的强调,是希望更多女性在做出生育选择时是自主且知情的,是慎重并且自我认同的。
作为一位科普作家,张羽希望以自己的《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作品免于“同样的伤害总是出现在一轮又一轮女性身上”;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不是生孩子就自动获得了家长这个职称,性教育是方法学;作为曾经两次产后抑郁的母亲,她呼吁产假和育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能够给予女性更多支持;作为一位更年期女性,她希望更多同龄人摆脱认知误区,信任现代医学可以让人更舒服地度过这一阶段;作为一位妇产科医生,张羽说想把医生做好是无止境的,病人参与构建了医生的自我。
【本期主播】
冷建国,媒体人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张羽,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01:43] 快问快答:张羽医生谈贴身衣物、身材焦虑和性教育
[13:21] 张羽医生缘何获得了“姥姥”的昵称?
[18:46] 同样的伤害总是重复发生在一代代女性身上
[21:29] 男性读者也读张羽医生的书
[26:08] 从医30年,中国的性观念和性教育有了哪些进步?
[32:10] 医生问诊不是八卦,患者要克服耻感、据实以告
[39:20] 医学上的最佳生育期客观存在,但生育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49:24] 上一代女性的生育之痛更残酷但缺乏言说渠道
[56:32] 更年期女性会面临哪些身体变化?
[1:04:32] 女性应该先完成自我成长,再考虑生育问题
[1:14:47] 做一个好医生要以病人为中心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arly Morning, by Borrtex(免费版权)
Floating Whist, by Blue Dot Sessions(免费版权)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5-3-2021 • 1 uur, 21 minuten, 45 seconden
詹青云:性别意识有了就不会再消失,判断是非需要法律更需要人性 | 随机波动 x NEIWAI内外
欢迎收听随机波动和NEIWAI内外合作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NEIWAI内外2012年创立于上海,从“做一件让人身心自由的内衣”出发,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2020年,NEIWAI内外以「NO BODY IS NOBODY」为slogan,开启真实多元之美的探索之旅。今年,这一项目以「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为新起点,旨在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
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职业女性,讲述她们的身体故事和人生经历,分享当代女性对于职场、家庭、友谊与自我成长的思考。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哈佛大学法律博士、辩手詹青云。
詹青云有几重身份。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她是叱咤风云的“大魔王”,是妙语连珠的辩手,凭借精彩表现拿到了《奇葩说》第六季的BBking。在日常生活中,刚从法学院毕业不久的她是职场新人,在日本东京一家律所上班。在工作中,她一方面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律师与辩手的相似之处——在捍卫自己立场的同时不惧与对方交流碰撞,最终的胜负则交由第三方评判。
本期节目围绕她的不同身份展开。作为辩手,辩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詹青云的专业选择和人生轨迹。作为法学院学生,詹青云从内部视角出发为法律“祛魅”,指出了寻求真相的理想与实际裁决之间的差距——从司法介入到最后做出判决,其中涉及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作为女性,她性别意识的觉醒发生在一瞬之间,她也时刻进行着自我审视,职场上因为性别而获得的优待是否是性别红利?面对女性前辈的鼓励和女性同辈的帮助,詹青云亦对这种联结和互相守望心怀感激。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詹青云,哈佛大学法律博士、辩手,新浪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
[01:30]詹青云对贴身衣物、身材焦虑和穿衣自由的理解
[10:30]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法学,詹青云专业的选择受到了辩论的影响
[14:02]进入法学院和走出学院时感受到的落差
[16:30]女性榜样的力量:金斯伯格大法官对詹青云的启发
[20:30]法律不是万能的,不应该被指望解决所有问题
[27:40]法律是跟随时代,还是超越时代?
[33:30]在私密空间中发生的性侵让通过法律寻求公义变得更加困难
[43:40]在公共平台进行的辩论与律师打官司类似
[48:30]性别刻板印象是性别红利吗?
[56:03]詹青云的性别意识觉醒时刻
[62:07]如何看待女性之间的竞争和联结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Early Morning, by Borrtex(免费版权)
Floating Whist, by Blue Dot Sessions(免费版权)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吉祥如意》戳中了我们身上最疼痛的一部分,悲痛记忆和内心矛盾被揭开,残酷地暴露出来。《吉祥如意》也击中了中国家庭最平常的现实,向我们展现了家庭内部面对重担是如何在纠结与争吵之中获得韧性,“一奶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个家庭里都出现过类似的对话。
2016年冬天,导演大鹏决定拍摄“天意”。他找来演员刘陆扮演女版的自己。她将在过年期间回到大鹏的东北老家,和姥姥度过春节,影片中的两代女性发生互动碰撞。而“天意”降临得猝不及防。在电影筹拍过程中,大鹏的姥姥生病、入院、去世、入土。电影从拍摄姥姥变成拍摄大鹏因生病而失智的三舅王吉祥,由刘陆扮演的王吉祥十年未归的女儿丽丽。在现实生活中,丽丽也回来了。她和扮演自己的演员同框的画面尤为震撼,不仅模糊了《吉祥如意》剧情片与纪录片的界线,也让表演的尺度与生活的尺度碰撞得格外剧烈。
从2016年到2021年电影上映,大鹏一直在和自己搏斗。作为外孙的他,咒骂作为导演的他:如果不是当初执意要拍“天意”,姥姥是不是不会离世?一次次打开88个小时的拍摄素材又合上电脑的他,看不起姥姥出殡时爬在地上却心有杂念的他:为何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未能投入哀悼是否是永久的遗憾?因短片《吉祥》拿到金马奖最佳短片的他,质问2016年决定拍这部电影时运筹帷幄的他:这个奖杯奖励的究竟是什么?是痛苦吗,是遗憾吗,是残酷吗?
1月29日,这部记录“天意”和“天意”拍摄过程的电影《吉祥如意》上映了。“可这一切如了谁的意呢?”大鹏没有答案。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大鹏,导演、演员,新浪微博@大鹏董成鹏
[04:01]三位主播分享观影感受
[08:20]《吉祥如意》的拍摄缘起
[13:06]《吉祥如意》就是拍天意
[15:40]演员和真实原型的关系,戏剧逻辑和生活场景的关系
[25:02]如何处理创作者和亲历者的身份冲突
[32:45]哭崩预警,请大家自备纸巾
[40:20]回看电影制作过程,大鹏如何理解“天意”
[50:20]何为中国家庭的韧性
[52:50]三舅王吉祥近况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尾:“Song Without Words,Op. 109” by Yo-yo Ma/Kathryn Stott,from 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
片头来自《吉祥如意》团原版预告片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3-2-2021 • 57 minuten, 48 seconden
【随机波动040】赛博格、人造子宫与单性生殖:我们可以从代孕想到多远的未来?
本期节目可谓“一场吃瓜引发的军备血案”。在围观了郑爽张恒代孕争议之后,我们对其中涉及的代孕、弃养、堕胎权等等议题有了更加深入也更加发散的思考。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首先复盘了此次全民大讨论中的社会舆论点及其反映出的诸多问题:为何在涉及生育议题的讨论中,男性得以隐身,女性或被攻击或陷入焦虑?为何性别议题被窄化为性别化的议题?为何本可以延伸至生命是否可以商品化、技术优化机体的伦理边界何在的讨论,再次沦为了对神圣母职的强化和对核心家庭的巩固?
之后,我们和青年学者王雨童、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魏颖一道,针对生育技术和生殖想象展开了一场思维实验。如果人造子宫技术成熟且被广泛使用,它是否将成为女性从生育和母职中解放出来的福音,又是否会以一种标准化批量化的模式,颠覆人类既有的家庭结构和情感模式?更进一步,当我们进入流动性别的想象和性别自由转换的世界,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模式会被打破和颠覆吗?男女二元对立的表象背后整个西方认识论的二元对立又能够被拆解吗?再进一步,如果单性生殖技术取得突破,女性是会被当作彻底的生育机器遭到奴役,还是会在父亲缺席后发展出近似母系社会的形态?
在进行上述思维推演的过程中,我们回溯了西方科学、文学和哲学脉络中顽固的生殖想象——男性对母体的持续恐惧和试图取而代之自我增殖的愿望并存:母体只是容器,而父亲才是生命的力量之源。我们检视了在技术高歌猛进的科幻外衣之下仍然以传统西方白人男性和父权制血缘繁殖为内核的陈旧想象,也探讨了随着第二波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学者和科幻作者对于母体-机器的重新诠释与解读。
在这期烧脑节目接近尾声之时,我们意识到,上述种种讨论和推演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并非只存在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技术发展带来了身体的碎片化,也使得生殖的性与享乐的性步步分离。而当技术发展到不再需要异性繁殖的程度,剥离了生殖的性是否还有意义?有何意义?那时的我们又是谁?是男性,是女性,还是超出性别二元对立的全新的存在?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魏颖,策展人、研究者,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
王雨童,青年学者、撰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电影与文化研究方向博士在读
[05:46] 复盘郑爽代孕弃养事件
[12:48] 对郑爽的讨论强化了女性和母职的捆绑
[20:58] 所有技术都有被滥用的风险
[23:06] 技术的客观、中立、普适是一种文化建构
[28:19] 母体和胎儿之间关系的两种模型
[33:56] 人造子宫可能带来《美丽新世界》式的未来
[35:38] 科幻作品对于生育的想象总是十分传统和保守的
[39:24] 西方文化中顽固的男性自我繁殖想象以及对母亲的抹除
[43:43] 未来可能蓬勃发展的生物学经济
[46:14] 基因编辑中治疗和优化的边界在哪里
[51:33] 《赛博格宣言》对二元性别对立的挑战
[1:02:30] 艺术作品对性别流动的想象
[1:08:28] ABO的性别设定有进步性吗
[1:15:51] 如果女性可以单行繁殖会怎么样
[1:20:07] 剥离了生殖功能之后的性还能在后人类时代存在吗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文章与电影】
《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生育制度》费孝通
《无母体的子宫,无器官的身体》罗西·布拉伊多蒂
《如果我们可以“订制”后代:怎样的健康算健康?怎样的平等是平等?》张之琪
《反对完美》桑德尔
《美丽新世界》赫胥黎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
《赛博格宣言》唐娜·哈拉维
《沙人》霍夫曼
《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
《游戏玩家》伊恩·M·班克斯
《特立童》塞缪尔·德拉尼
Bun or Bump? (https://aeon.co/essays/is-the-mother-a-container-for-the-foetus-or-is-it-part-of-her), Suki Finn
Ectogenesis and Mother (as) Machine, Irina Aristarkhova
Abstract Sex, Luciana Parisi
《黑客帝国》莉莉·沃卓斯基,1999
《银翼杀手2049》丹尼斯·维伦纽瓦,2017
《异形》雷德利·斯科特,1979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Time (Remaster), by Pink Floyd, from Echoes: The Best of Pink Floyd (Remaster)
Welcome to the Machine, by Pink Floyd, from Wish You Were Here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7-1-2021 • 1 uur, 28 minuten, 52 seconden
【随机波动039】当妈妈忘记了我:一次关于照护、记忆与死亡的对话
在之琪休假这一周,随机波动迎来了开播历史上最年长的一位嘉宾——年近七旬的陆晓娅老师。在60岁生日那天,她离开了自己创办的公益机构,开始照护认知症进入中期的妈妈。母亲失去了语言,失去了记忆,最终失去了抬头的能力。一直到6年后母亲离世,她在这一过程中靠写作抵抗母亲患病带来的沮丧和伤痛,她成为了妈妈的妈妈。认知症无可挽回,但母女关系似乎可以,她们在共同面对疾病的同时也在修补创口、达成和解与爱。即便承担了如此漫长而艰苦的照护责任,陆晓娅依然警惕孝文化背后的压抑和强迫,思考着以爱代孝对于孩子和父母双方的意义,以及一个个体超越原生家庭伤痛和叙事的可能。
许多书籍都曾写到阿尔茨海默,乔纳森·弗兰岑说“在家父心跳停止之前,我已为他哀悼多年”,凯博文说妻子患病后对他的恐惧彻底打破了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坚固链条,而陆晓娅对于母亲认知症的书写本身,也是一次对于中国政治历史如何投射在一个小家庭内部的记录。母亲青年投身革命,她自己也曾亲历“文革”,我们从她母亲患病后失去的个人记忆,延伸谈到了更具历史性与集体性的遗忘与记忆。
在目睹母亲衰老的过程中,陆晓娅也不可避免地思考着自己的晚年与终点。我们聊到了照护的不易与重要、专业养老机构的意义等等,以及更重要的,如何面对死亡。她曾在高校开设“影像中的生死课”,年轻人与死亡(亲友离世/自杀想法)的距离之近令她惊讶。在学习理解死亡的过程中,她看到学生们也获得了生的热情和教益。从个体的照护到更大范围的照护,从个体的生死到更大范围的生死,如果说这一场漫长而残酷的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的话,陆晓娅说,要记得给他人多一点关怀和爱意,做阿巴斯电影《樱桃的滋味》里的那一颗樱桃。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陆晓娅,新闻人,心理人,教育人,公益人。退休前为《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
[03:50]“斜杠老年”陆晓娅的过往经历
[10:48]阿兹海默症V.S.认知症
[14:10]退休后成为照护者:“我要打一场硬仗”
[18:04]人到晚年如何寻找幸福感
[22:02]心理咨询和照护让陆晓娅逐渐与母亲和解
[25:40]照护者之间的支持互助网络
[28:50]如何破除“孝文化”的迷思
[35:40]照护者的纠结与挣扎:要不要将家中老人送养老院
[42:30]照料机构能提供专业的照护
[47:20]母亲的日渐萎顿让女儿思考自己的老年和作为母亲的角色
[52:20]陆老师对母亲的陪伴和照料修复了母女关系
[55:20]从个体遗忘到集体遗忘:历史需要证言
[1:00:30]从衰老到死亡:谈死也是谈生
【本期节目提到的文章与书籍】
《父亲的脑》,[美]乔纳森·弗兰岑 著,收录于《如何独处》
《照护:哈佛医生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美]凯博文 著,姚灏 译,中信出版社
《给妈妈当妈妈》,陆晓娅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查无此人》,于是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Seven Days Walking/Day 1:Golden Butterflies” by Ludovico Einaudi/Federico Mecozzi,from Nomads OST
片尾:“No Secrets” by Ilan Eshkeri,from Still Alice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20-1-2021 • 1 uur, 19 minuten, 48 seconden
【随机信箱】从父辈的工厂到我们的大厂,人要逃向哪里?
本期信箱的缘起是最近引发热议的一系列拼多多新闻。随机波动的一位朋友在来信中说,“如果说普通人在读这些新闻和自述时体会到的是一种窒息和无语,那么对曾经在大厂上过工的我来说,我读到的是无声的呐喊,是愤怒,是对曾经卑躬屈膝的自己的蔑视,和对这个世界的沮丧。”她开始思考工作如何改变了自己,也深知抵抗和心理复健远非辞职离开那么简单。
这两天我们收到了许多来信,有对专业毫无兴趣、感到前路渺茫的在读大学生,有感到自己正在日益透明化的大厂劳动者,也有在压力和清闲之间难以做出选择的辞职者。还有人写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些在地方工厂或工地上的爸爸们,皮包骨头、瘦骨嶙峋,常年的苦累让他们的体检报告箭头密布,在三四十岁已显露出了六旬的老态,他们不知向何处呐喊,于是默默忍耐。
人有逃离的机会吗?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呢?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我们听到的疑问,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疑问。
本期信箱的插画作者鲁潇长期关注身体在日常生活琐碎中的生存样态,从去年开始创作“we work” 和“填表格”绘画系列。前者以身体姿态与办公用具之间的重组,呈现出在标准化空间中身体的工具化、被动、服从、过度使用的机械性状态;在后一个系列里,她回收废表格和空表格,用简单的线条填满它们,以呈现“填”这一无限重复动作,及其所代表的无意义却巨大的工作量。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适野、建国、之琪
【配乐】
“Main Title: Modern Times” by Charlie Chaplin, from Modern Times
“Elegy for the Arctic ” by Floraleda Sacchi/Ludovico Einaud, from Elegy for the Arctic
“Seven Days Walking/Day 1: Ascent” by Ludovico Einaudi, from Seven Days Walking
“Like Sunday, Like Rain” by Ed Harcout, from Like Sunday, Like Rain
”菜埔的苦衷” by 林生祥,from 《大佛普拉斯》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7-1-2021 • 20 minuten, 1 seconde
【随机海啸004】喜欢是喜欢,不喜欢是“扔炸弹”:交友软件可以女权吗?
新年新气象。2020年只更新了3集的随机海啸回归了!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以橙app新的“丢炸弹”功能为契机,与即刻COO、橙app负责人林航探讨了交友软件、亲密关系、性别意识以及情感表达。在林航看来,目前交友软件的很多设置复制了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男性凝视,对他们来说,反对这种凝视的方式之一是在产品设计层面增加女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甚至赋予女性在软件使用层面上决定男性“生死”的权力。但他也认为,爱情不靠算法,交友软件只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制造人和人相遇的机会,至于具体的相处,还是要看个体和个体之间是否足够坦诚、开放和勇敢。从交友软件谈开去,我们也真诚地与男嘉宾聊到了一些更难聊的话题:女性与男性在想象亲密关系时有何不同?性别意识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份亲密关系?当男性作为一段关系或婚姻的既得利益者,他是否有可能审视自己的位置?达成共情与做出行动、相信性别平等与实践性别平等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林航,即刻COO,橙app负责人
· 交友软件“大脸照”和“局部照”助长了男性对女性的凝视
·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和接受的教育中,表达爱是“可耻”的
· 女性如何在交友软件上“杀死”男性
· 男性和女性塑造理想伴侣的方法差异
· 亲密关系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 交友软件会助长男性的“虚伪”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Stand By Your Man”,by Carla Bruni,from French Touch
片尾:“Great Blue Heron”,by Chad Crouch,from Birds Of Oaks Bottom:Piano Solo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欢迎收听2020年最后一期随机波动!✿✿ヽ(°▽°)ノ✿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共制作了58期话题多样但笑声常在的节目,根据小宇宙的数据统计,随机波动2020年共计发布节目时长4010分钟,被播放981103次。在这些节目之中,我们是倾听者,是提问者,我们走近嘉宾的研究和作品,发掘和追问其中或隐或现的脉络、思想与观点。在这2020最后一期节目中,我们和嘉宾进行了身份互换。
我们向数位过往嘉宾和一些新朋友征集了他们想问随机波动的问题。这些问题或俏皮或诡异或脑洞大开,在大面积的“不正经”中零星点缀着一些严肃的问题(和有望发展成一期节目的思考)。
P.S. 2021年1月1日(周五)晚上8点有随机波动一年一度的直播(a.k.a.随机春晚),敬请关注!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t's the Most Wonderful Time of the Year, from The Holiday OST
Amazing Grace, from The Holiday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最新一期与海淀妈妈聊天的节目,在波友内外掀起了复杂多样的情绪,有人惊吓,有人焦虑,有人痛苦,有人生气,也有人——比如小宇宙最高赞评论——表示已当场绝育。
我们希望通过随机信箱听到更多人的教育故事,仔细想来,这个世界上关于教育的故事,大概比租房故事、比爱情故事更加普遍。那些不走海淀妈妈鸡娃之路的父母选择了怎样的生活?那些今天的或曾经的被鸡娃或者不被鸡娃过得快乐吗?补习班的阴影在我们成年之后散去了吗?它们可能改善了成绩,但也改善了我们本身吗?父亲在育儿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培训机构的老师又如何看待学习的兴趣和自身沉重的KPI?如果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与其他孩子不同,他的教育对于家长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感谢来信的波友们让我们得以从更多角度来审视教育的问题,并不断思考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期信箱我们首次尝试有声模式,三位主播从下面6封来信中各选一封读给大家,希望以声音的形式赋予这些故事更多亲近与理解。
【写信人】随机波友们
【读信人】适野、建国、之琪
【配乐】
Peaceful Morning, by Lobo Loco
Lemonade, by Chad Crouch
Historiette #5, by Fabrizio Paterlini
朝 (早晨), by GONTITI (ゴンチチ)
うみかぜ (海风), by GONTITI (ゴンチチ)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13-12-2020 • 19 minuten, 56 seconden
【随机波动034】与海淀妈妈聊天:理想中的主体性,现实里的鸡娃战
随机波动年终暴击继续,上周聊了房子,本周我们关注教育。日前一张海淀家长招聘家教的微信截图引起热议,一片哗然中混着些许嘲讽与不屑。海淀鸡娃大战究竟白热化到了怎样的程度,“海淀六小强”“上岸”“锁区”“点招”这些黑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低幼水平的Python和水涨船高的PET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奥数为什么成为了鸡娃标准姿势,机构在京城教育大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随机波动和海淀妈妈刘老师聊了聊。
本期节目的另一位嘉宾是媒体人熊阿姨,她在去年采访了20余位黄庄妈妈,也亲身体验了奥数课的玄妙和刺激,目睹了妈妈社交圈里广泛存在的量化倾向、“疯妈妈”污名、天赋崇拜和父亲缺席。
我们都是通过普惠性教育的路途走到今天,在谈“海淀六小强”所代表的选拔式教育时不免显得摇摆。刘老师说她有很理想主义的一面,认为教育还是要培养人,要充分发展个体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很现实的一面,孩子的的确确身处竞争环境之中,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熊阿姨在节目尾声部分也坦陈:“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作为置身事外的人,希望国家更公平,教育更公平,但我去年采访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见的所有妈妈也许就是10年之后的我,她的谈吐或者打扮、她来到北京的方式可能跟我都是一样的,没有办法保证我10年之后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熊阿姨,媒体人(微博@熊阿姨)
刘老师,“海淀妈妈”之一
[04:10]何为海淀“六小强”
[08:20]在中考中“致胜”的机遇被提前到小升初
[09:30]“鸡娃”和“牛娃”,“天牛”和“人工牛”
[15:30]为何“六小强”可以自主招生?“普惠式教育”和“特制教育”
[18:30]“天赋”的量化和基于“天赋”的选拔
[22:54]熊阿姨采访“海淀妈妈”的契机
[24:35]海淀区选拔的标准水涨船高
[29:50]熊阿姨听海淀名师奥数课的感想
[34:20]培训机构在海淀教育版图中的重要作用
[38:40]海淀“六小强”学生的教育成本
[44:20]“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逻辑如何影响“海淀妈妈”
[47:40]北清学生和黄庄培训机构老师的“完美闭环”
[52:04]我们对于成功的评判标准是否过于单一
[58:10]“教育就是父母的能力有多大,容错率就有多高”
[1:02:28]育儿中的性别分工:“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疯妈妈”和缺席的爸爸
[1:09:30]“海淀妈妈”是否要全职育儿?
[1:14:20]孩子也是主体,无法承载家长过高的期待
[1:20:40]孩子的表现成为母亲称职与否的评价标准
[1:24:46]教育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等
[1:30:06]谈论“海淀妈妈”时因身份差异产生的不同视角
[1:34:20]“智商”可以遗传吗?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Moanin’” by Lambert,Hendricks& Ross,from The Hottest New Group in Jazz.
片尾:”Pretty Bird“ by Rob Simonsen,from Gifted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经过长达五天的紧张计票,2020年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美国东部时间11月7日上午,美联社宣布,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在选举中战胜了现任总统特朗普,将于明年1月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随机波动在北京时间11月5日下午选情初见明朗之时,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王炎教授一起聊了聊这届——或许是历史上引发最大范围关注的——美国大选。
除了选情本身,我们更加着重探讨的是,2016和2020两次选举暴露出美国社会积重难返的种种问题,以及特朗普四年任期为美国本土和国际局势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王炎老师看来,特朗普的政策回应了美国长久以来的保守呼声,即想要回到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资本主义,反对全球化,也试图抛弃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图景。至于特朗普本人,比起传统的共和党大资本家,他更像是一个黑道头子,与支持他的美国底层白人共享同样的一套文化、价值观和语言;他不相信美国式的民主,只相信权力。在过去的四年里,特朗普非但没有被建制所吸纳,他不断冲击美国的政治规则,这既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重创,也是以奥巴马时代为参考的一笔巨大政治遗产。
除此之外,我们也聊到了少数族裔和女性选民在这次选举中倾向的变化,以及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理解这些变化。一些看似反常识的现象——例如许多拉丁裔、华裔支持一个种族歧视、反对移民的总统候选人,例如城郊的富裕白人女性成为民主党的重要票仓——暴露了我们一贯倚靠的分析框架中的盲区。我们对何为“种族主义”的判断标准是否依然是白人中心的?当我们做政治调研时,情感和具身的经验是否被忽视或者边缘化了?在定量研究占据主流的今天,是否应该呼唤质性研究的回归?这也是被诟病不准确的民调和出人意料的选举结果,对媒体和学者提出的新的挑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04:17] 看选情如看球赛,高度紧张也高度娱乐化
[10:48] 从历史上看,锈带州为何由蓝变红?
[16:34] 锈带白人支持特朗普,既是无望的希望,也是情感的宣泄
[18:35] 这是一次关乎“美国应该是什么”的选举
[23:02] 特朗普不像传统的共和党人,像黑帮头子
[27:40] 为何许多拉丁裔此次转而支持特朗普
[36:38] 特朗普根本不相信美式民主,只相信权力
[41:25] 民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49:54] 定量研究失准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呼唤质性研究的回归?
[55:51] 为什么美国的男性向右,女性向左?
[1:01:00] 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从何而来?
[1:06:55] 特朗普败选之后,还会出什么幺蛾子?
[1:11:31] 执政四年,特朗普留下了什么政治遗产?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Tell The Falling Sun, by Kail Baxley, from The Light That Never Dies
片尾:The Best Day, by Atmosphere, from To All My Friends, Blood Makes The Blade Holy: the Atmosphere ep's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9-11-2020 • 1 uur, 23 minuten, 56 seconden
【随机波动029】如果弈棋如登山,除了顶点还能想象什么?
本周,恢复正常更新的随机波动迎来了两位天才朋友——播客首秀的围棋国手李喆和波友们的老相识李舒萌。我们从大热的国际象棋题材美剧《后翼弃兵》谈起,延伸到棋类竞技的特殊性,棋类教育和赛场中存在已久的性别偏见,人工智能对于棋手、赛事及知识生产方式的影响,天才叙事的暗面和竞争话语垄断带来的后果等诸多话题。
本期节目始于三个棋类“小白”对于职业棋手李喆的不断发问,李喆以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带领我们走入了作为一项竞技与一种艺术的围棋世界,描述可以转译和无法转译的围棋之美,描述在棋盘之上进行的人的对话和直觉错误,也描述AlphaGo诞生之后打破边界又不断重塑边界的过程。他也从自己弈棋的经历出发,与我们分享了在一种没有随机性的完全信息博弈中,围棋输赢全在棋手个人的幽微感受。而在当下以胜者为王为主流的竞技叙事中,围棋似乎已不再是一种崇尚个人修为、强调以自身极限创造无限接近真理的艺术。单一的竞技叙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主流社会的缩影,在这样一个人人渴望成功、在单一赛道拼杀得头破血流的时代,我们能否想象另一种审视自己和成功的方式,在主流评判体系之外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怎样去通过不管是天赋还是后天习得的东西,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李喆说。无论棋盘内外,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李舒萌,常驻嘉宾
李喆,职业棋手
[02:30]《后翼弃兵》简介:麦瑟尔夫人+美国夫人+梅尔罗斯?
[04:50]剧中的金手指设定:一吃镇静剂就开挂
[06:06]职业棋手如何复盘棋局
[11:20]棋牌类竞技的观赏门槛
[13:30]围棋的博弈过程需要音乐或者文学的转译
[14:20]围棋棋谱的版权问题
[17:50]围棋的“独特”之处:是竞技体育项目还是文化项目?
[20:14]围棋中体现出思维的不可相互理解性
[22:20]围棋竞技模式的建立和商业模式的“尴尬”
[24:20]《后翼弃兵》中的性别维度
[26:01]棋类领域的性别偏见:女性不适合下棋?
[28:03]中国围棋史的国族、性别和年龄叙事
[29:02]围棋行业内的性别偏见
[34:30]AI的出现促进了围棋的性别平等
[36:20]AlphaGo出现前围棋棋手的“优越感”
[38:38]AlphaGo最新算法可以模拟人类的“直觉”
[40:20]理解AI下法的过程是人类的转译,AI自身的逻辑是黑箱
[42:40]AI时代的来临会让棋手迭代更快吗
[43:15]AI的准确 V.S. 人类的错觉
[48:50]围棋之“美”:创造力和棋子间的空间结构
[54:20]国象和围棋是完全信息博弈,没有随机性
[58:20]《吴清源》V.S. 《后翼弃兵》
[01:01:30]围棋行业的竞争话语及其后果
[01:06:30]“天才叙事”的陷阱
[01:10:40]竞技行业的“内卷化”
[01:14:30]天才的苦工和灵光一现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You’re Gloating” by Carlos Rafael Rivera,from The Queen’s Gambit OST
片尾:“Playing Townes” by Carlos Rafael Rivera,from The Queen’s Gambit OST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4-11-2020 • 1 uur, 21 minuten, 18 seconden
西川:冒着失败的危险写作,诚实地做一个当代人 | 随机波动x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28日揭晓,双雪涛凭短篇小说集《猎人》获得首奖。在颁奖仪式当天深夜,随机波动与本届文学奖评委、诗人西川展开了一场对话。这是西川第一次担任小说奖的评委,他读了许多,感想也不少,我们的聊天于是从文学走向艺术,从哲学走向玄学。
一方面,西川发现,在当下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反而向小处去,文学界长期强调的个人主义结出了一个“文学走文学的逻辑、社会走社会的逻辑”的果实;另一方面,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他也凭借翻译家的阅历和诗人的敏感,察觉了许多作品的来历与背景,在青年作者普遍体现出某种西方文化意识的当下,西川认为,创作者的原创性从哪里获得、语言从哪里生成、文学意识和文学观念从哪里产生,变得相当重要且十分艰难。西川同时站在创作者和评论者的视角上,与我们分享了他所向往和期待的写作——既是瓦雷里所说的有着“精深的功夫”的写作,也是不迎合的、冒着失败危险的写作,更是每个人对于自己当下生活足够诚实的写作。
这是随机波动与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最后一期节目。在10月份这五期密集且精彩的文学对话中,我们作为读者收获了阅读小说的心动与乐趣,作为主播也感受到了不同领域创作者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系列节目或许会成为随机波动的宝藏,也真诚地希望它们是你的宝藏。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本期嘉宾】
西川,诗人,翻译家
[05:20]西川读年轻小说家作品的诸多感受
[08:09]再谈“苦咖啡”文学
[13:05]为何在中国当下的重大转折时期,文学和艺术的关注点却越来越窄?
[15:37]西川评价入围短名单的五部作品
[23:30]评委看的是作家如何处理故事和驾驭语言,而非写什么样的故事
[27:30]当下中国青年小说家的作品像外国小说
[29:03]何为中国青年作家的原创性?
[34:13]冒着失败的危险写作是有意思的写作
[39:16]同代人以及同代人的诚实和功夫
[43:40]此次评选中的性别和年龄维度
[46:50]天才和时代精神
[50:05]青年作家要全职写作吗?
[53:34]诗意是发现、创造力和打开事物的能力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Harry’s Dream, by Harry Edvino
片尾:Our Only Lark, by Blue Dot Sessions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email protected])给我们打赏。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近日,明尼苏达州警察“跪杀”非裔事件引发了席卷全美的大规模抗议,反对警察暴力和结构性的种族歧视。本期「随机波动」连线了身在费城的宾大社会学博士生夕岸,聊了聊她对这次抗议的第一手观察。在夕岸看来,这次的George Floyd在逮捕中致死的事件之所以可以迅速转化为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影像和社交媒体的力量不可小觑。同时,社交隔离的特殊时机以及非裔在疫情下受到的病毒和失业的双重打击也成为理解这次抗议必要的背景。而如果将视野再放大,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的社会政策和司法体系是如何造成了对非裔的结构性不公,而这样的不公绝非个体所能克服和超越的。
注:本期节目的录制时间为6月1日,夕岸参与费城抗议的时间为(北京时间)5月31日,这期节目是嘉宾对于抗议初期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嘉宾】
夕岸,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生
[02:27] 夕岸介绍自己5月31日参加费城游行的现场情况
[17:07] George Floyd事件何以成为大规模抗议活动的导火索?
[21:15] 非裔大量在低端服务业工作,受新冠病毒影响更大
[23:21] 何为美国的非裔会受到“世代剥削”?
[31:45] 这次抗议重点在于反对警察暴力,目前尚未涉及到太多的经济议题
[36:35] Black Lives Matter的口号在美国已经深入人心,具备很强的动员力
[40:00] BLM的文化影响力及其商业收编
[45:27] 很多暴力是情境性的,是在现场互动出来的
[51:59] 一个白人在黑人区会很害怕,而一个黑人在白人区也会很害怕
[54:40] 美国的大规模监禁体系如何对黑人造成结构性不公?
[58:38] 白人女性在美国保守派光谱中扮演的角色
[1:03:29] 美国华裔在非选举政治中的参与度有限
[1:12:45] 特朗普扑朔迷离的选情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和电影】
电影《逃出绝命镇》(2017)
《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美] 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著,夏凡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美]理查德·沃琳,董树宝译,三辉图书
Revolution in the Air: Sixties Radicals Turn to Lenin, Mao and Che, by Max Elbaum
The New Jim Crow: Mass Incarceration in the Age of Colorblindness, by Michelle Alexander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Ron’s Search, by Terence Blanchard, 《黑色党徒》原声带
片尾:Gone with the Wind, by Terence Blanchard, 《黑色党徒》原声带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中文播客,每周三更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访问官网),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小宇宙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支付宝([email protected])给我们打赏。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和青年学者林品一起,探讨了“N号房间”及其背后牵涉的种种问题。为何说“N号房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平庸之恶,技术的发展在保证隐私性的同时如何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在“厌女”社会中,男性凝视是如何运作的,为何相对于男性身体,女性身体更加容易被色情化?性欲和性行为之间的界线何在,为何偷窥作为一种欲望是合法的和不能被取缔的,而当变成一种可以购买的服务时就是犯罪?男性能够背叛以“厌女”为基础的同盟吗?面对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我们能够说每一个男性都有原罪吗?在具身性体验截然不同的情况下,男性能够与女性产生共情吗?
正如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所言,“女性主义否定的是男性性,而不是个体的男性存在。如果被分类为男性的人们希求得到完整的肯定,那么就像未得到完整的肯定而与厌女症做斗争的女人一样,男人也必须与自己的厌女症格斗。”我们一如既往关注性别议题,也一如既往地探讨男性和女性达成沟通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女性压倒男性,不是女权压倒男权,不是性别对立和相互仇视,而是希望男性和女性一样,都从父权制“厌女”文化的压迫中求得解放,走向更好的未来。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林品,青年学者,新浪微博@Harry林品
[04:06] 复盘韩国“N号房间”事件
[07:45] “熟人欺凌房”是所有色情聊天室里最具颠覆性的
[13:00] 数码合成技术创造了新的观看方式和快感机制
[16:36] 性剥削视频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稀释了个体的罪恶感
[18:42] 令男性产生反应的不是女人,而是女性符号
[22:16] “男性凝视“不是超历史的,它是一种现代性产物
[25:58] “色情”是没有过去,几乎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的一种性
[28:56] “N号房间”所提供的性快感,主要建立在眼睛这一器官上
[31:17] 性欲、性行为和性关系的区别
[33:46] 与纸片人的关系不涉及一个人类主体,因此不存在“同意”的问题
[37:18] N号房间的另一个媒介维度:摄像头的无处不在及其微型化、便携化、低成本化
[40:31] 靠厌女和恐同维系的男性共同体是如何运作的?
[44:41] “N号房间的女性受害者”是男性之间的“人体社交货币”
[46:24] “所有男性都是潜在的强奸犯”是一种必要的矫枉过正
[52:07] 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止有被侮辱和损害者自下而上的抗争,还有很多既得利益者对自己特权的背叛
[55:01] 建立在单一宏大叙事上的身份政治有潜在的狭隘化和本质化的危险
[58:17] 男性并不是冠状病毒
[1:03:33] 在推动性别平等的事业中,议程设置者应该是女性
[1:05:55] 男性在某些身体经验和情感上很难与女性共情
[1:12:22] 理论也是有历史债务的,也是长期浸润在男权文化之中的
[1:20:17] 女权主义反对的是“男性性”,而不是男性的个体存在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和文章】
《厌女》,[日]上野千鹤子 著,王兰 译
《男人之间》,[美] 伊芙·科索夫斯基·赛吉维克 著,郭劼 译
《他者女人的窥镜》,[法]露丝·伊利格瑞 著,屈雅君等 译
《文本盗猎者》,[美]亨利·詹金斯 著,郑熙青 译
“Ways of Not Seeing: Engendering Modernity's Optics in Baudelaire, Benjamin, Freud and Masereel.” by Alys Eve Weinbaum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Schubert: Fantasy in F Minor D.940 for piano duet-1, Sviatoslav Richter/Benjamin Britten, Schubert: Fantasy In F minor For Piano Duet; Grand Duo Sonata in C etc.
片尾: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 Arthur Rubinstein, Chopin: Ballades & Scherzos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个中文播客平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 Casts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设置有打赏码,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