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amp Logo
我们的一体两面 Cover
我们的一体两面 Profile

我们的一体两面

Chinese, Leisure/Hobby/Lifestyle, 1 season, 33 episodes, 1 day, 7 hours, 7 minutes
About
一体两面,和而不同 一个认真学心理学的咖啡人 一个喜欢喝咖啡的心理工作者 决定在一起,好好唠唠
Episode Artwork

第33期极力不做或过度做一件事,往往背后有内在动机,或回避创伤,或满足需求

心理学有个观点,做或不做一件事,往往背后都有动机不做,可能是因为创伤,无法面对此动作背后的部分而回避、逃避过多地做,多数是内在需求未能满足,而通过象征行为以替代满足就像做饭,对莹莹来说,不是不会做,而是儿时得做饭的那段超乎莹莹当时年龄该承受的重量,会在莹莹做饭时重重压在其心头,这是莹莹极力回避的,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沉痛但成年后的我们,如果一直被拉扯回未成年时的体验,并为此而影响了成年后的选择,那便变得拧巴、纠结当然,并非所有的事都有动机,也不是所有都需要去找其动机倘若给自己造成了困扰、痛苦,可以尝试去寻找内在原因看见它,了解它,理解它,然后与它和解祝愿听众朋友们都能少些拧巴,多些自洽如果有,也祝愿能够觉察它,和解它,获得自洽
1/17/202449 minutes, 1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32期“始于归属,安于当下,行有方向”为自己创造锚点,以应对人生不确定性

2023年最后一天,播客最后一期,莹莹&April感谢一年来的陪伴,提前祝听众朋友们2024年继续勇敢,在这个不确定的世间,继续爱与被爱着。这一年,不管过得如何,都请抱抱自己,感谢自己平安且潜能最大化地活着、走过。来年请更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我们作为个体组成(肉体—认知—情感—思维—行动)的锚点与归属,为我们的头脑、心灵与行动提供归属。了解与认识自我,为自己的存在寻找、创造多样的锚点,包括工作(经济收入)、家(安放身心之处)、稳定关系(与父母、与伴侣、与孩子、与宠物等)、爱好和知识等,以能安于当下。或许还可以思考“我需要什么”,让行动有方向。2023,让莹莹更加深刻理解“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只是一场走流程的体验,深入且深刻地体验,已经是人生重要的意义了。2024,我们常相见,再相伴~~
12/31/202348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31期 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好好照顾身体。

好久没见~ we're back!常安慰人说时间能治愈一切,虽然很无趣的一句话,好像也是这么个操作。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认真生活,认真投入工作,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照顾好聪明诚实的身体,让大脑自行地有序无序的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好像这么一天天过去,心也好像也慢慢的好起来。在马拉松这个巨考验耐力及体力的极限运动,一方面不需要给自己设限,另一方面,是有坚强的意志就能突破么,美好的生活是靠强大的大脑和坚韧的品质么? 我们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轻易低看自己。相信科学,相信并爱自己的身体,it's so amazing. 三个月里的感想,有太多想表达的,谢谢一直在关注我们的小伙伴们,比心~
12/15/202356 minutes, 4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30期 休息的罪恶感

莹莹在尝试不设置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生活,过每一天带来一种新的体验:放下了追逐目标的紧迫感,但随之而来的是,不知今天过对了没有的不确定、不安感。不做点什么,就会焦虑的不安?因为,停下来,感觉别人都在从身边呼呼地超过,好像输掉了很多,很可怕停下来,什么都没做,没输出,感觉像没用的废人,没价值感,很可怕停下来,以后怎么办?一想到停下来,时间就这样过去到了以后,再以后就没时间了,很可怕尽管我现在很累,效率很低,我也不能安心休息,休息会有罪恶感。看到自己不敢停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去应对?欢迎跟我们留言分享有什么好用应对的想法,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我们一起讨论、看见!我们下期见~~
8/29/202353 minutes, 2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9期“女性如何成为自己”一旦觉醒,就不会再回头

《芭比》席卷全球,它用一种聪明的方式镜像讽刺了父权制以及父权制现实社会。探讨“女性如何成为自己”。当然,这个过程,还包括了女人是如何被塑造,意识形态如何塑造、建构人的精神认知。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为何能如此理所当然?我们自己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你的答案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啊”吗?还是发自内心认可?作为两女性主播,我们确实更多从女性视角,表达、讨论关于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状况,绝非为了与男性对抗或对立,而是为了更好地与女性探索属于同属性议题,毕竟,一旦觉醒,就不会再回头,这一路上,需要更多地勇气、力量、帮助。在女性互助中,让更多女性了解与认识真实的自己,听见、看见真实的内在声音,整合、发展出更自洽的自己,成为自己。在这里,也插一则广告,莹莹开设一个关于女性话题与生命议题的成长团体小组体验,目前正在招募小组团员,一起重修成长创伤、解除既往羁绊、成为我们自己。采用线上模式,打破地域局限,非常欢迎天南地北的、对了解自己、成长自己感兴趣的女生朋友们加入!!小组介绍及招募详情:mp.weixin.qq.com也可关注:心之筑(公众号)《团体招募|“成为我自己”——关于女性成长与生命议题的团体体验》一文如果你在关系中,有其他迷惑之举,欢迎跟我们留言分享,或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我们一起讨论、看见,它背后可能的内在模式!我们下期见~~
8/15/20231 hour, 6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8期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怎么办?

知道我想要什么,是适配环境的产物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也是适配环境的产物明确知道我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向目标靠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没必要焦虑,活好当下知道和不知道,仅仅是为了我们当下适应环境衍生出来的思考和行为的模式和产物, 不需要以任何的设定去框架和捆绑自己。人类是聪明的,ta会在需要的时候,像变形金刚一样,适配成最适合你的模式,每一次转变,会有混乱,也会一次次的点亮自己。
8/8/202357 minutes, 2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7期关系中那些迷惑之举,正映照着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

有人因社恐而回避关系,但可能回避的,是在关系里那个不知所措的样子有人外向,流走于各类社交,可能ta需要的是,与人的连接,这让自己感到安心也有人,既想要关系,又害怕关系,于是出现了拉扯和自我评判,想方设法改掉“毛病”,让自己变得更好关系中的一切模式,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迹可寻我们从April内心想让好朋友们认识,却在实际上极力避免好朋友们相遇的矛盾状态中,看到了小时候被抛弃的害怕、被孤立的担心、被联合迫使就范的愤怒。这些隐藏于关系背后的内在模式,似乎才是April想做的事(让好朋友们认识)的阻碍,而非自己小肚鸡肠、狭隘!看见,不代表从此不再有这些害怕,甚至行动上做到想做的,但看见,内在模式便开始被松解,惯性还需要时间来改变,就像海洋上的轮船,航线会因小小角度而改变。关系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它虽然让我们痛苦、困扰,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机会——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早期形成并且并不再合适当下关系的内在模式。从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修通、解除羁绊、建构新方式,成为更完整的自己。在这里,也插一则广告,莹莹开设一个关于女性话题与生命议题的成长团体小组体验,目前正在招募小组团员,一起重修成长创伤、解除既往羁绊、成为我们自己。采用线上模式,打破地域局限,非常欢迎天南地北的、对了解自己、成长自己感兴趣的女生朋友们加入!!小组介绍及招募详情:mp.weixin.qq.com也可关注:心之筑(公众号)《团体招募|“成为我自己”——关于女性成长与生命议题的团体体验》一文如果你在关系中,有其他迷惑之举,欢迎跟我们留言分享,或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我们一起讨论、看见,它背后可能的内在模式!我们下期见~~
7/25/20231 hour, 10 minutes, 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6期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抑郁情绪我们都体验过

每个人都体验过抑郁情绪,也可能有抑郁症经历那么什么是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抑郁症有什么表现特点,可以察觉和识别?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愉悦感消失,精力下降。 睡眠减少,食欲,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消极想法,自杀轻生的倾向与行动什么原因会导致抑郁?内因、外因抑郁了可以怎么办?内求、外求矫情?作?要坚强?想开点?振作起来?这都是没有经历过抑郁和焦虑的人的一厢情愿的想法,给出的想当然的建议。一般性的情绪低落状态,不用别人帮助也可以很快过去,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不可能就过得去的。那种孤独,那种无助,那种无力感,那种绝望的无意义感,那种无时无刻不在的焦虑是挥之不去的。得了抑郁症不是你的错!是生病了!
7/11/202353 minutes, 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5期在“不配得感”的支配下,我们究竟在干什么?

在关系中,你是否有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别人爱的感觉?你是否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幸福?当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来到你面前,你是否会质疑,这么好的工作凭什么落我头上?“不配得感”是一种内心匮乏的心理深层体验,当美好的人事物在我们面前,“不配得感”会让我们“不敢要”,当拥有了也时刻不安于“承受不起”,而“主动”放弃或失去。那这种“不配得感”的体验,究竟是怎么来的?会幻化成什么样貌干扰我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多少阻碍和破坏?我们又可以如何应对呢?我们随便而严肃地聊,听众小伙伴们有共鸣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一起疗愈,一起大声说“我配”!或有任何想听的话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们[email protected]
7/4/202349 minutes, 1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4期我们的理想型-为什么喜欢欧文.D.亚隆

听过我们节目的听众,一定会常听到我们提及欧文.D.亚隆这个名字,他是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他的著作广泛留传,被评选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位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他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在前面有两集聊了他的直视骄阳的面对死亡和波动影响。(虽然收听率不高,但这两集是暂时我自己的top2,但我充分了解收听率为什么低,可能是因为没有这个需要,是好事)这一集,是我们看了欧文.D.亚隆92岁在6月6号才发行的新书-《生命的礼物》虽然话题更沉重,但这两个粉丝按捺不住滔滔不绝的聊起偶像。像追星一样,一本一本读了他所有的著作,从偶像成为理想型,是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热爱自己的工作,保持创造力,真实,真诚一致,不装,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否认自己,他的书就像拉着手带我们过河,不单只针对咨询师,而且对每个人都会有启发。如果听众小伙伴也是欧文.D.亚隆的小粉丝,和我们一起聊聊吧,或有任何想听的话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们[email protected]我们下期见~
6/27/202356 minutes, 1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3期聊聊职场PUA,“我”有话说

你经历过职场PUA吗?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被PUA?你尝试过什么解决方法吗?“PUA”一词起初来自恋爱模式中,控制欲极强的男生利用言语打压等方式,对女生实现精神控制,让对方失去信心、怀疑自我,以达到控制和豢养的目的。后来延伸到职场中,意为某些领导利用言语打压等手段,控制员工或是压榨员工。这一期,April有话说,作为职场老手,April最近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被PUA?!!此前只理解成是领导高要求高标准,而长时间在“我怎么会那么差劲?”以及“我一直都达不到被认可”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中。我们也在April和职场PUA经历中,聊聊如何识别与应对职场PUA。与其增加反P技巧,我们更认同,每个人身上可以增强一些弹性,以及多一些自我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忠于自己的声音,才能减少被任何外人的言论所影响。一旦碰到令你不适的言论,适当反击,或者主动过滤,拒绝因他人言论而产生精神内耗。如果大家对有碰到过或听过的职场PUA,有话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或邮箱私信我们,也提醒更多小伙伴避避雷。我们下期见~听众小伙伴们,有任何想听的话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们[email protected]苹果播客:搜索同名《我们的一体两面》
6/20/202347 minutes, 5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2期小小的决定,大大的耗能

每天一睁眼都有无数的选择和决定等着我们,在无意识中我们可能消耗了大量的进程处理一些重复或不太重要的决定。这一期我们聊聊有没有可能可以低耗处理这些选择,把有限的注意力用在真正想做的事情呢?也请小伙伴给我们留言建议.如果有感兴趣的话题也请给我们留言和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6/13/202355 minutes, 2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1期准备就绪,慢步前进,高考学子们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啦(6.7-6.9),学子们,小朋友们,加油!!准备就绪,慢步前进,考试顺利!高考是人未成年与成年的分水岭,是阶段性终点,又是另一个人生阶段的起点。作为过来人的老阿姨,莹莹与April借此也来了一波18岁回忆杀。有比想象惊险的,也有平淡无奇。语文不及格的,背起了医古文,当了医生;数学不及格的,从事了it,每天与数据打交道。人生就是一部戏剧,高考就像第一部谢幕,我们又会创作第二幕。留在18岁的是考试成绩,陪伴长久的刻在骨子里的学习能力。如果非要说点什么建议,不管是经验之谈,还是专业之道,就是心态。学子们,这些年,你的身心脑已经准备就绪,知识在你脑海该在的位置,你只需慢步前进,保持你与知识的连接通道,便足已!我们下期见~听众小伙伴们,有任何想听的话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们[email protected]苹果播客:搜索同名《我们的一体两面》
6/6/202355 minutes, 5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0期与内在孩子过六一

我看见一个小孩在黑暗的屋子里,抱腿蜷缩。如果她、他是我最爱的人,我会给予什么?或许我会耐心的陪伴,我会哄Ta开心,我会Ta带去好吃的,我会想尽一切方法让Ta开心,我会允许支持Ta做任何事情,就算什么也做不了,我也会默默的陪伴。对自己内在孩子呢?我是不是也可以看见Ta, 这样对待和陪伴Ta?像对待最爱的人一样对待自己。
5/30/20231 hour, 6 minutes, 2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9期说话是门艺术,好好说话是项技术

沟通,是一种流淌信息的流淌,不被误解情绪的流淌,不被抵抗说话是门艺术,好好说话是项技术通过语言,表达真正内心所思所想,所期所绪是件需要好好练习的重要事儿
5/23/20231 hour, 7 minutes, 2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8期隐藏话题-死亡,除了阴暗面,还有什么?

死亡一直是个隐藏话题,就算逃避了,有些时候也总觉得哪里不对,隐隐不安,因为这是我们无法割断的阴暗面。借着上期聊到的三个梦,和莹莹讨论了死亡,读完了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一点小严肃,一些小讨论,对我来说,有很多的启发,第一次感到向XX阳而生的意义感。这一期,你可以听到我们浅聊了: 身边的死亡体验,对自己带来了什么困扰? 人生有限性的死亡焦虑,在我身上有什么体现? 想到死亡,我自己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波动影响是什么?我波动了谁,谁又被我波动了?等你准备好了想听这个话题,欢迎浅听一下,留言,或发邮件给我们[email protected],聊一下你的看法祝你今天心情也不错。
5/16/202351 minutes, 2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7期对死亡的态度,成就了我们如何活着

April最近频繁做与死亡意象相关的梦,而莹莹对于死亡恐惧的经历,让我们“碰巧”选择在“世界微笑日”谈论死亡话题,可能因为无措,微笑能给我们勇气。死亡是每个人无可避免的结局,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而态度的差异成就了每个人不同的活法。引用《直视骄阳》一段话分享:我们不过是生而有限的动物,无论我们多么渴望,我们都无法依赖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来保护自己,评估我们的行为,或是提供有意义的人生蓝图。我们的人生并没有预先注定,每个人都必须自己来选择如何尽可能充实,快乐,富有意义地活着。
5/9/20231 hour, 6 minutes, 5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6期一个人让自己成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事

你“正常”吗?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有时不大“正常”?那,什么是“正常”?“正常”的标准又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呢?我究竟是坚持自我,还是让自己看起来合群?本期我们分享《正常人》(小说与剧同名),如同男女主一般,我们也在为了成为“正常人”而做过何事或不敢做什么?亲密关系,尤其是爱情关系的模样,似乎是人呈现、觉察、修复、完善人格成长的重要素材。《正常人》不仅让人思考什么是“正常人”与“不正常”?更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成为自己,以及生命中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人与事,并为此愿意做多大的努力。
5/2/20231 hour, 10 minutes, 3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5期 时间越紧迫,越需要松弛

这一期我们聊了看《4000周》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感受人如果活到80岁的话,一共只有4000周而已,看起来是讲时间的紧迫感,要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人生,我们要get things done, 但整本书通篇都会告诉你,要松弛下来。 时间除了有限度,还有深度 耐心的力量,原创就在模仿的前方,模仿是一学习的过程。有喜欢的作品,有喜欢的偶像,公交车理论,随着时间和精力的推移,模仿慢慢慢慢内化成原创 未来就在当下,完美的构思还需要落地 自己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我就是只能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就得有所选择 允许自己有些事情就是做不到 不要设想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就是很多很多问题组成的
4/25/20231 hour, 3 minutes, 3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4期我们从未真正拥有时间,拥有的是选择

两位主播都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对时间的强烈的焦虑与不安,并以不同的自认为的方式应对着。莹莹倾向于拖延、批判自己拖延,制定计划来试图达到自律,以完成该做的许多事;April则以压缩时间,填满时间空隙,狠不得同一时间段同时进行数件事,以达到最高效率,来避免有浪费时间的可能。最终,《四千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真相:我们从未真正拥有时间,我们的存在就是一段时间,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拥有的是如何度过这段时间的选择。
4/18/202359 minutes,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3期-从母亲看到自己以及“我”塑造我自己

这一期聊聊《黑暗荣耀》剧里的四位母亲,从我们自己解读的去理解和思考,母亲怎么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成长体验。除此之外,作为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孩子能做些什么?if  上梁=不正then  下梁一定会歪吗?莹莹说:每一个人的成长中,每一个行为动作,每一个认知,或每一个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它的缘由,多认识自己,多了解自己,多看到自己,当看见了之后,你很喜欢的那一部分,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喜欢它,不喜欢的那一部分,我们其实是可以再去寻找它一路以来的这样的一个形成的状态,然后我们可以去松解它,让自己不喜欢的那一部分朝着我们想要的那一部分重新再慢慢的去建立。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看见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一定会很痛苦。
4/11/20231 hour, 1 minute, 3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2期在这个春天绽放

今天我们想要聊一下最近很火的黑暗荣耀:在霸凌和复仇的主旋律下,让观看的人很痛,很难,很伤心,很愤怒,也有很爽,是因为文东恩18岁时受到霸凌,十年磨剑,以自己的方式让所有相关的人得到惩罚的一部剧。毕竟不是每个被霸凌的人都像东恩一样有着坚定的目标,坚韧的信念以及冷静的头脑,大部分被霸凌的人都会陷入其它两种极端:陷入抑郁中不能自拔,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要么带着心理创伤的影响笼罩下继续生活。东恩的生活主旋律的复仇,缺乏修复的经历,恐惧和不信任会塑造一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理解,另一方面,如果在过程 中,一点点的错位和修复的有益互动,能让一个人感觉在世界是安全的,世界上有很多可以信任的人。当代入围观者,在屏幕前观看的人,我可以做些什么?在这么难的人生里,我们看到了属于普通人的一点一点的温暖和善意,也看到普通人的善恶一体。春天是文东恩获得到救赎和解放的季节,她给房东太太的信:「我曾经想过,不管是谁,是什么东西,如果我曾获得帮助会怎麽样? 就这样历经18次的春天之后,现在我终于发现我的身边也有一群很不错的大人,有朋友、有好天气,还有上帝的介入,我也明白了,您说要等到春天再死,就是要等到春天再绽放的意思,您拯救了我,真的谢谢您,我没有好好长大成为好人,但总有一天等到某个春天,我一定会灿烂绽放!
3/28/202358 minutes, 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1期学会与孤独相处的重要一课——习得分离的能力

做些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有其内驱动力(或叫潜意识动机),当人因做或不做而痛苦时,解决的重要途径,可以从觉察自己的内驱动力开始 孤独从我们离开母体那一刻开始,与我们相伴,直到我们死去 父母爱孩子的能力中,最基本的一课是,让自己成为稳定且有抱持能力的成年人 分离,是人生的必然课题。习得分离的能力,便是拥有“分离不代表断联”的安全感 孤独是我们身上的一部分,我们更无法摆脱的是自身的独特性
3/21/202352 minutes, 4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0期生活有时越用力越努力,越让人感到孤独

生活有时越用力越努力,越让人感到孤独 内在信息的传递,就算不通过语言,也能被接收和回应 孤独是常态,人生故事与孤独互相成就或造就 每个人只在存在着,就有存在的孤独相伴,并且是不可消除的一种孤独 所谓内心强大,或许是因为有了对自己的觉察,有面对的勇气,以及选择的余地 与孤独相处,并不孤单,或许可能能帮助我们看见自己,遇见自己 承认并接受,存在孤独是每个人无法消除的事实,既让人有种忧伤,又让人变得开阔
3/14/20231 hour, 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9期 被讨厌的勇气 it's OK 存在就是价值

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60分的我就够了吗,还是要再努力一把?It's OK留在当下,更好去享受现在,因为我知道我每做的一个决定都只是在这个阶段,我这个阶段就会去看到更多周遭的人跟事,它会让我更有更有很多的敏感度跟触角。当然,这些敏感度的触角一定也会有触及到让自己舒服的或不舒服的,但它总归来说对我来说是丰富的,我不能说用它来好跟不好,但它比以前要丰富很多。我们的人际关系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关系居多?父母与孩子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用横向关系思考之于自己的意义是什么?对他人的信赖程度,能否做到无条件信赖,手中是否有一把量尺--以自己舒适的前提下,最大尺度去做就好。有些时候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有用,好像才对别人来说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存在就有价值,就算不做任何事情,你本身存在就对他人有价值.幸福感来自对别人有贡献,您是怎么理解的
3/7/202351 minutes, 5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8期不要害怕被讨厌,要拥有这样的勇气

这周April想和莹莹聊《被讨厌的勇气》,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什么是课题分离:区分这是谁的课题,对自己的课题负责,不去干涉他人的课题,同时也守住自己的边界,不随意允许他人闯入谁更需要在人际关系中运用课题分离的工具?莹莹说:其实不是那些自私的,自我的人,反倒是比较会自我反省的人,从自身找问题的人,或者是说比较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小点上的否认,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会对这个否认或者是不认可,会赋予很多很多的意义,会不停的去抹杀跟拆解自己,也来适应别人,因为你害怕你的底层,就是害怕别人对你有不好的感受啊,被人讨厌,所以会为这个东西买单。这一种特质的小伙伴们很容易会走的一个方向。所以如果有共感的话,蛮推荐看一看这本书的,因为就跟这个题目一样,我害怕不被认可,我害怕被不喜欢,我害怕被有不好的想法,其实还是害怕被讨厌,这本书的题目就是不要害怕被讨厌,要拥有这样的勇气,才能够真正稳住自己,那课题分离很大程度上就是你要沉得住,被别人不满意。希望小伙伴们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对课题分离的疑惑,经历和感受。
2/28/202357 minutes, 3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7期探索不是目的,探索过程中发现、看见,允许多样可能与不同选择的存在

孤独的话题让莹莹和April动了情,于是我们决定聊聊《悉达多》 当人拥有了可以追随的正确道路后,还依然能保有“看见”自己想要的,并允许做出选择,便已在修行 当我们在评价某人事物时,可以觉察是来自自己的视角,还是来自他人。有时我们是用他人视角下的二次加工信息来构建认知 世界变化太快,一想到自己无法再为孩子护航,父母不免焦虑、害怕,于是试图做更多自己以为有掌控感的事,例如掌控孩子 死亡与活着的意义,还有孤独,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课题,而非禁忌话题,坦诚谈论它,思考它,是件非常勇敢的事 保持开放的心态,探索不是目的,而是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看见、遇见 莹莹要去看《悉达多》了,你们要一起吗?
2/21/202347 minutes, 3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20230214第6期我需要学习亲密关系沟通的“技术”么

节日快乐 to all,无论是什么状态,都很好。今天April又抛出问题让莹莹接这次是关于两性话题的怎么去在两人在亲密关系里或在婚姻中怎么看冲突?在关系遇到问题的时候,双方可以在不断的沟通磨合中自我成长,有能力去修复亲密关系。在关系中,人能够深入学习自己和他人如何解决冲突,如何提出自己的需求----书上的技巧能用吗?最后抛出来个问题,我害怕冲突,我为什么会害怕冲突?关于亲密关系,婚姻,家庭落入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我们以后可能会做系列的话题聊聊,欢迎小伙伴留言,抛出问题给我们
2/14/202325 minutes, 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5期所谓“自恰”,是充分了解自己的特性,且能与之恰当地相处

有一类敏感的人,打牌赢了也无法安心,因为在为输的人的情绪买单。 "我很敏感"是一个中性的性格特点描述,并无好坏之分,更非是病症。 了解自己“敏感”这一特性,在何种情况下是优势,何种情况下会阻碍或干扰我们,比寻找“如何让自己不敏感?”,更重要。 所谓“自恰”,是充分了解自己的特性,且能与之恰当地相处。 每一个选择,在成长的道路上都算数,我们无法一步到位获得最优答案,但一定在排除法中争取到获得的概率。 改变从“看见”开始,但看见了不代表问题就消失了或解决了,而是进入更难的关卡——与问题的旧模式/惯性的拉扯,并承受时而重复旧惯的挫败感。 人在内在或外在世界,能拥有一个安全可依靠的客体,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幸事。
2/6/20231 hour, 6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4期当我们越需要得到别人认可时,越是内在最不认可自己的部分

April一直的困扰,你也有同感吗?——从“我如何做一个对他人可靠的人同时保有自己的节奏感?”到“我如何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完成多维度事件,以达到时间最大化利用?”,或许,更内在的因素是:对时间的焦虑,以及我对于社会/他人的期待的在意程度? 我们不能左右他人对我们的期待,但我们能决定我们对他人对我们的期待的态度。 当我们对“他人及时回应我们”的需求有多强烈,我们对于“没能及时回应他人”的愧疚感则越明显。 当我做出选择时,事情无论如何发展,我都需为此负责。因为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的动机。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我期待、他人期待与社会期待的圈子里,仅是三者比例不同而让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与行动。 当我们越期待他人把我们当可靠或重要的人,越可能是自己没把自己当可靠或重要的人来对待。 你我互动,不仅仅是现实的你与我,更是我以为的你与你以为的我在互动,坦诚地与真实地对方沟通与确认,非常重要。
1/27/20231 hour,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3期边界处理得越好,越能过个好年

1、心理医生的拜年祝福也要这么与众不同吗?!!——“恭喜发财”要说“祝你遇到发财的事,不发也没关系哦“!2、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过年的期待变得不同,这与我们同家人的关系密切相关,更与自己的关系相关。3、心理边界的建立,不破坏物理距离,但几乎是从物理距离开始的。4、与父母/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虽然痛,但绝非坏事,更不是不爱父母,而是为了更纯粹地爱父母。5、当自我内心答案是确定而稳定时,往往不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影响。6、对他人的期待越高,承担的风险可能越高,因为除“我”之外,都是独立于自我个体的其他人。
1/20/202353 minutes, 2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2期在不确定的常态里,真实地体验唯一确定的每一个当下

《我们的一体两面》一个让莹莹自认为有聪明脑袋的名称,你们喜欢的吧?! 在不确定的常态里,真实地体验唯一确定的每一个当下 事件对人的影响,不只是事件本身,它的影响方式会渗透到人的方方面面 改变或成长的时刻无需你等待,你只管往前走,那些时刻会来与我们相遇 我们将自己的时间用来做过的事,都算数 关于“痛苦”,有些事,这一定让我们痛,但不一定都是苦的 永远开心和快乐,是个美好的愿望,但绝不是应该做到的事。丰富而多样的情绪体验才是人生常态。
1/13/202359 minutes, 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第1期我们的一体两面首播

节目两位主播——罗莹莹&黄立,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无论脑海里多么精彩多么惊艳的对话和发现,终究是难以再用文字和语言复述,而只要待在一起,便有聊不完的话,也将那些抽象而团麻的思绪,通过对话,因为倾听,而变得清晰。每次对话,都像做了一场SPA的享受。在2022年12月的一场对话里决定,一起做播客,于是,有了这场还没有节目名称的首录(虽然播出时已经有属于我们的名称)。期待能够通过节目,能收获更多的体验,期待遇见更多样的自己,和你们~
1/5/202349 minutes, 17 seconds